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解讀習近平達沃斯論壇演講:中國方案引領全球經濟

2017年01月20日 16:42:02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走過全球金融危機8個年頭,世界經濟仍然看不到隧道盡頭的光亮。我們仍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國際緊張局勢持續不斷,地區衝突時有發生,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面對這樣一幅陰鬱的世界圖景,西方國家無能為力。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失去信譽,民粹主義氾濫,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大行其道,種族主義沉渣泛起,極右勢力政治影響力擴大,社會四處瀰漫排外情緒。冷戰後世界特有的樂觀主義信念動搖。英國決意脫離歐盟,義大利全民公投否決新憲法,荷蘭極右政黨贏得大選已無懸念,法國極右勢力支援度上升,美國選出一位公開反對自由貿易的總統。全球化廣受質疑,國際經貿體制面臨嚴峻挑戰。人們對世界經濟前景充滿困惑和疑慮。在此關鍵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發表演講,闡明中國立場,提出治理全球經濟的“中國方案”,顯示中國在世界經濟領域的強大領導力。

  中國堅定支援經濟全球化。習近平說,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社會分工的範圍更加廣闊,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跨越國界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這帶來巨大的分工利益,有力地推動了全球生產力的發展。冷戰結束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和擴展,全球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穩定增長。世界進入經濟繁榮時期。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發達國家產業高端化,大眾消費品廉價化,實際生活水準大幅提高。發展中國家進入全球生產鏈,開啟工業化進程,貧困人口大量減少。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中斷經濟全球化進程,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並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問題解決。中國自身的經驗最有說服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改變閉關鎖國政策,向全世界打開大門,主動加入世界經濟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更加廣泛深入地融入全球產業鏈,迅速發展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可以說,沒有經濟全球化,就沒有中國今天的發展成就。中國是全球化的參與者,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堅定支援經濟全球化,維護開放的全球經貿體制,努力使世界更多國家和人民享受自由貿易的好處。

  中國用實際行動深化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擴大國際經貿合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通過二十國集團峰會這個平臺,中國站到世界經濟管理舞臺的核心,成為國際經濟治理的主要參與者。中國同美國等國合作,通過了應對金融危機的《華盛頓聲明》,決定增強相互合作,努力恢復全球經濟增長,實現全球金融體系的必要改革,恢復人們對開放的全球經濟的信心。2016年中國主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推動各方共同制定了創新增長藍圖,制定了結構性改革共同文件以及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三大行動計劃,以便使全球經濟增長重現活力。中國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已簽署14個自由貿易協定,涵蓋22個國家;正在談判的自由貿易區還有5個,涉及23個國家,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協定、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自貿區、中國—挪威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區、中國—斯里蘭卡自貿區。另外,中國還致力於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在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提出《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路線圖》,正式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中國把自由貿易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于2015年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的中長期目標是:形成包括鄰近國家和地區、涵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輻射五大洲重要國家的全球自由貿易區網路,使中國大部分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實現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同世界各國的經貿關係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倡議涵蓋60多個國家,中非貿易快速發展,對外投資大幅增加。2002年至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為35.9%,2016年為44.1%。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0978.6億美元。中國將繼續開放國內市場。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

  中國提供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方案”。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困難,經濟全球化遭遇挫折,主要原因是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後和全球發展失衡。世界經濟增速處於7年來最低水準,全球貿易增速繼續低於經濟增速。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人工智慧、3D列印等新技術雖然不斷涌現,但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劇。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的財富量超過其餘99%人口財富的總和,全球仍然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全球經濟治理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實現增長,如何實現公平分配。全球化之所以受到質疑,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出現停滯,財富分配向富人嚴重傾斜,中低收入階層產生嚴重的相對剝奪感。增長和分配問題是當前世界經濟的核心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全球化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國提出了擺脫國際金融危機陰影、重建世界經濟的完整方案。這個方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第一,用創新推動增長,解決世界經濟停滯不前的問題。世界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增長動力不足。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各國應持續進行結構改革,建立符合本國實際和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各國應創新增長方式,把握好新一輪產業革命、數字經濟等帶來的機遇,在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過程中注意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第二,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發展開放型的世界經濟。要堅定不移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在開放中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要下大氣力發展全球互聯互通,讓世界各國實現聯動增長,走向共同繁榮。第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要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要踐行承諾、遵守規則。第四,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要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用。要著力解決貧困、失業、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照顧好弱勢人群的關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全球範圍平衡發展。

  中國經濟的巨大成功使“中國方案”有強大說服力。1978年以來,有30多年時間,中國經濟都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最近幾年在結構調整的壓力下,中國經濟仍然實現了7%左右的增長。2016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6.7%。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增速都將保持在6%以上。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中國經濟較快增長,促進了全球經濟穩定,推動了世界經濟增長,為各國提供了發展機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中國的經濟地位要求中國承擔更大的全球治理責任。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 施瓦布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印度不斷崛起,現在亞洲正在回到工業革命時代之前作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這就要求在國際治理體系上有所反映。”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領航員。習近平主席出席達沃斯論壇受到的歡迎和關注表明,中國應該領導、而且有能力領導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方案”終將變成“世界方案”。(作者:李雲龍,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