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關於巡視中央政法單位情況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有效防控風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4月25日新華社)
隨著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方式和增長動力也在發生改變。面對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等風險和挑戰,今年一季度我們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初步核算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1806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創近6個季度新高。穩中向好、穩中有進,中國經濟亮出了“新氣質”,開局“春意盎然”。
“穩”在增強,“改”在深化。數據顯示,今年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創27個月新高,粗鋼產量再創紀錄。綜合來看,一季度儘管第二產業支撐力提升對經濟回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最高的仍是第三產業,其中服務業更是已經成為了經濟穩定運作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可以說,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一季度增長6.9%既彰顯了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工作實績,也推動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動更為自覺。
民生倒逼發展,發展檢驗改革。發展成果最終還要體現在民生改善上,民生改善帶來的就業增加也會促進消費最終拉動經濟增長。今年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34萬人,同比多增加16萬人,3月末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並且,時隔一年後,一季度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再度“跑贏”GDP增速。這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已經再次表明: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經濟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改善民生。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風口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靠重大創新去贏得先機。就今年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來看,與“新經濟”密切相關的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其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4%和12.0%,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6個和5.2個百分點。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涌現並快速成長,創新驅動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也凸顯出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足、迴旋餘地廣。
開局良好,底氣更足。數據顯示,一季度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然在肯定成績同時也應看到,當前經濟向好有週期性等因素,經濟結構調整任重道遠。應對這些挑戰和困難,就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定不移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擼起袖子加油幹,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南方網秦豫)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