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讓我們一起為改革發力——“五一”之際致勞動者

2017年04月30日 10:47: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五一”國際勞動節將至,勞動光榮的旋律再度回蕩在五月的天空,關於“勞動價值”的思考重新引發人們的關注。

  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今天的中國,最牽動人心的事情是改革,最需要奮力推進的是改革。而推進中國的改革大業,歸根到底要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

  這些天來,國產航空母艦成功下水,海軍軍官的熱淚打動無數人的心,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圓滿完成任務,航太工作者的歡呼感染著所有人。當我們將視線從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轉向自己身邊,即將開始的“五一”假期,高鐵把遙遠的風景拉到幾小時車程之內,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將迎來大批參觀者,一大波企業降稅、電信降費的新規從5月1日開始實行……這眾多的變化,不要說是40年前,即便是10年前也難以想像。是什麼改善著生活的品質,是什麼創造了社會的進步?是千千萬萬勞動者的苦幹實幹,推動整個國家不斷深化改革和開放。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一路走來,我們的汗水灑滿改革的歷程。小崗村村民的紅手印載入史冊,是它開啟了農村改革的大門。溫州人的“財商”名滿天下,他們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為市場經濟的破冰建立了功勳。電影《鋼的琴》彈奏的旋律催人淚下,講述國企工人為改革經受的陣痛。暢銷書《聯想為什麼》《激蕩三十年》刻畫柳傳志、張瑞敏、馬雲等創業者的群像,再現他們從一介書生向企業家轉型的鳳凰涅槃……是勞動者摸著石頭過河的奮力探索,書寫了改革這部史詩。正如鄧小平所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這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就這樣熔鑄于勞動的價值之中,塑造著勞動者的形象,增添著勞動的含金量。衡量優秀的勞動者,我們不再只有“老黃牛”這一個維度,而是更多引入了敢於突破、求新求變的內涵。今天的改革,不再需要砸鍋賣鐵甚至冒坐牢的風險,但要跟上時代、引領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不亞於父輩。這個多重轉型疊加的時代,對勞動素質的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勞動者與時俱進的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前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衝擊,後有結構性改革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就業壓力,無論是產業工人、廣大農民、服務人員還是知識分子,不僅要為勞動效率、自身素質的提升傾注心力,還要為產業轉型、社會保障升級貢獻智慧。

  毋庸諱言,日漸豐富的物質生活給了我們更好的條件,卻也可能滋生小富即安的滿足;對勞動權益保護的更加重視,從另一方面也許助長坐享其成的惰性。反躬自省,我們還有沒有當年“光腳不怕穿鞋”的鬥志?“我要改革”的奮鬥者會不會變成“不許動我奶酪”的守成者?令人欣喜的是,更多的勞動者對此保持著足夠的警醒,他們深知躺在功勞簿上坐吃山空的危險,百尺竿頭沒有停留。

  進入深水區的改革,一點點覆蓋著過去的禁區盲區處女地,但越往前走,待開發的新藍海反而愈發寬廣。“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分享經濟等新業態、新經濟,正在孵化新的生活方式,快遞員、版權經紀人、數據分析師、網約車司機等新職業還在擴容,他們所代表的新就業方式,充滿想像空間。正在噴薄而出的新社會力量,自帶變革基因,仿佛天生有無懼變化的特質和勇氣。發揮這些優勢,勇敢直面困難和積弊,我們完全有能力創造超越前人的業績。

  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文明;改革開放近40年的不平凡歷程,同樣是勞動成就了其波瀾壯闊。願我們一起為改革發力,重塑“勞動最光榮”的價值共識,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靠誠實勞動實現自己的夢想”。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30日 04 版)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