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際知名人士熱議“一帶一路”:相知相交 互學互鑒

2017年05月16日 14:00: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秘書長翁貝托·德-普雷托: 深化道路運輸合作

  近日,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秘書長翁貝托·德-普雷托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的宗旨和所從事的事業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期望貢獻其近70年國際道路運輸和貿易便利化經驗,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德-普雷托說,“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的宗旨相契合。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一度將東西方連接在一起,雙邊貿易大幅增長,可後來卻戛然而止。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交通運輸方面的障礙。他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凝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力量,反擊貿易保護主義逆流,大力推動全球貿易的深入發展。

  德-普雷托說,國際道路運輸聯盟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將主要通過聯合國《1975年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及以此為基礎建立的國際公路運輸系統。作為目前全球唯一的跨境貨運通關係統,國際公路運輸系統通過簡化通關程式和提高通關效率,來推進國際運輸與貿易的便利化、安全化。在“一帶一路”區域內,國際公路運輸貨物自起運國海關到目的地國海關的運輸過程中,所有加入該公約的過境國海關都不對貨物設任何檢查,不需要繳納鉅額過境擔保金,也不會延誤時間。

  2016年7月份,中國加入《1975年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成為第70個締約國。德-普雷托表示,中國加入《1975年國際公路運輸公約》,顯示了中國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促進貿易發展的決心,是中國逐步融入全球運輸和貿易規範體系的一個重要信號,也是推動亞歐大陸道路運輸貿易和多式聯運發展的重要一步,將對“一帶一路”建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德-普雷托認為,國際道路運輸聯盟與中國的未來合作潛力巨大。目前,在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貨物中,只有不到10%由陸路運輸。國際道路運輸聯盟預計這一數字將迅速增長。為此,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將針對中國特點,提供國際公路運輸系統的相關培訓,積極促進跨境道路運輸便利化,探索多式聯運發展,實現國際道路運輸聯盟與中國的互利共贏。(經濟日報駐日內瓦記者 陳 建)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改善全球治理體系

  作為關注和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智庫學者,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先生從2014年至今已參加了三次關於“一帶一路”的國際研討會。庫恩不僅充分肯定“一帶一路”在目前世界經濟緩慢復蘇階段的作用,還十分贊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社會的擔當。

  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整體構想和目標,庫恩認為,“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的總體政策相契合。“一帶一路”建設是包容性的發展模式,指導思想是互惠共同發展,包容性是關鍵。相關建設重在加強亞、歐、非之間的互聯互通,最終目的是在全球貿易中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非歧視性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機制。“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將給沿線相關國家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對中國經濟也有不可估量的促進,是中國外交思想發展成熟的表現,更體現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面對部分西方媒體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質疑,庫恩說,要全面理解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意義,就必須理解全球化的積極作用。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經濟全球化也創造了中國的發展奇跡。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傳統的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全球化發展的新模式,就是通過發揮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和優勢,促進地區乃至全球的互聯互通。在全球化過程中,由於出現了西方國家工人失業增加的情況,美國作為曾經全球化的支柱國家,卻轉向“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這與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背道而馳。美國須順應發展趨勢,與中國一道共同改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和維護世界穩定,因為這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有利的。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來,中國已經與沿線許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投資和金融等領域達成多項合作協議,並且許多項目已經取得進展和初步成就。“一帶一路”建設加強了亞洲、非洲和歐洲之間的聯繫,因此減少了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促進了經濟增長。(經濟日報駐紐約記者 朱 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 分享中國改革紅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近日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他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將有效重振世界經濟健康復蘇,併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景峰認為,從文化角度看,作為聯合國系統唯一的文化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致力於將文化納入衡量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標準之中。文化將是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因素,其非凡的能量和潛力不可忽視。古老的“絲綢之路”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對經濟的最大貢獻在於“通”,這一哲學理念的重要保障則是“和平”與“發展”,這迎合了當前人類發展的大趨勢。

  未來,在“一帶一路”建設及相關合作中,一方面可使沿線各國積極借鑒中國近年來在經濟發展與轉型方面的成功經驗,分享中國改革紅利。另一方面,各國在日常經貿往來中形成的“發展”“和平”及“互惠共贏”的哲學理念也將借助這一平臺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為沿線各國的文化交往打下基礎,促進不同文明與文化間的對話和交流。

  景峰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代表著傳統與創新的融合。“絲綢之路”是兩千多年前已有的文化現象,沿線各國通過直運與轉運方式形成了早期的傳統貿易模式。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多樣化合作發展模式及其取得的積極成果完美詮釋了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對現代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將繼續起到催化劑與融合劑的作用,促進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傳播,展現對全球化的積極影響力。

  景峰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在促進文化產業合作方面也將起到積極作用。“一帶一路”悠久的歷史沿襲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將在文化傳播與合作方面成為新亮點。隨著新發展理念對文化領域創新發展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將有效促進以旅遊產業、城市發展、文化創新、遺產保護等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合作不斷深化與升級。

  景峰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借助“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自身開放的價值觀向經濟、外交、文化等領域輻射,向世界傳達中國融通開放的價值理念,展現中國在推進世界和平發展、促進世界互惠交流等方面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經濟日報駐巴黎記者 李鴻濤)

  世界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重塑全球發展格局

  日前,世界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再度攜新書《世界新趨勢》來華,他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重塑全球化新格局,是創造和引領世界趨勢的決定性力量。“一帶一路”正是多中心全球秩序、多樣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支柱,也是穩定動蕩地區和國家局勢的重要力量。

  約翰·奈斯比特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具有改變亞洲經濟格局的能力,還有改變全球貿易格局的潛力。“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創造一個新型發展框架,通過聯合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世界經濟秩序的重新配置和力量的再平衡來重塑全球化。

  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約為9535.9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25.7%。“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人口可達44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62.55%;沿線國家GDP總和高達21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總額的28.6%。奈斯比特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合作平臺,中國以一種新的全球化模式回歸到繁榮狀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發展,國際社會對人民幣跨境使用需求不斷擴大,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了新動力。奈斯比特表示,“一帶一路”推動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投資和儲備貨幣,從而進一步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將呈現漸進式的模式。奈斯比特認為,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綠色債券發行領域的領頭羊,其發行量佔全球發行總量的50%。在綠色金融領域,中國在亞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盡力建成綠色金融體系。綠色債券是該項行動的核心戰略,中國市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據我了解,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中,3年期和5年期美元債券合計認購倍數達4倍,人民幣2年債券認購倍數更是高達8倍。”

  奈斯比特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所有參與國家的正確選擇。中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且正迅速成長為全球投資者。未來,中國可能成為“一帶一路”這條世界最長經濟走廊上的金融核心。(經濟日報記者 李春霞 )

  澳大利亞全球基金會秘書長史蒂夫·霍華德:打破經貿投資壁壘

  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澳大利亞全球基金會秘書長史蒂夫·霍華德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他熱切期待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希望中國能夠通過峰會向世界展示“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前景,同時,他期盼與會各國和地區能夠達成更加廣泛的合作共識。

  霍華德說,在當前的國際經貿領域,一股“逆全球化之風”似乎要捲土重來,一些國家正在走向自我封閉,希望遠離世界,遠離自由貿易和全球化。“一帶一路”倡導的互聯互通、務實合作理念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我們需要可治理的、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化,能夠促使各個國家建立更公平的社會,最終形成一個聯繫更加緊密的國際體系。“一帶一路”建設,將有效促成新型全球化體系的建立,希望此次峰會能夠實現這個成果。在這一倡議下,中國通過與鄰國的互聯互通,以及鄰國之間形成互聯互通,能夠有力促進貨物和服務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因此,“一帶一路”建設能夠形成國家間強有力的經貿和投資聯繫,打破貿易壁壘,共建合作關係,並以物理上的聯繫實現貨物自由流動。通過互聯互通務實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必將極大地推動全球化的發展。

  作為澳大利亞人,霍華德認為澳大利亞應該早日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自從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澳大利亞以來,澳大利亞國內開始對“一帶一路”建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可。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訪澳,雙方進一步就這個議題舉行了磋商。儘管目前澳大利亞對“一帶一路”建設仍在觀望,但隨著澳大利亞國內各界對這一倡議的逐步了解,越來越多的聲音支援澳大利亞早日搭上“一帶一路”快車,加速區域發展,建成貿易強國。

  談到澳中經貿關係時,霍華德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增長最快的投資、旅遊和教育等來源國,這是令人欣喜的成果,希望這一關係能夠長期保持。澳大利亞需要同中國和亞洲各國加強供應鏈聯繫,“一帶一路”建設將有助於達成這一目標。例如,一家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要將產品運往亞洲,相應的港口設施是否能夠配套?“一帶一路”建設能夠保證在產品的生產端和消費端建成一條暢通無阻的供應鏈,如果積極參與其中,澳大利亞將成為中國更好的貿易夥伴,也將成為全世界更好的貿易夥伴。

  霍華德認為,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計劃是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的最佳切入點,這將拉動當地基建投資增長,並增加勞動力就業。目前,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一家基礎設施企業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內容包括在西澳大利亞州建設鐵路,以連接西澳州的鐵礦和港口。這一鐵路基礎設施項目僅在建設期間就將給澳大利亞帶來3300個就業機會,展現出中澳全方位合作的良好前景。(經濟日報駐堪培拉記者 翁東輝 )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