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廈門9月2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相約中國廈門,攜手描繪金磚國家合作未來藍圖。歷經10年風雨,金磚從無到有,在金磚五國的共同努力下,合作成果豐碩,金磚機制已經超越經貿範疇,成為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平臺。
“金磚合作發展至今,好過的淺灘已經邁過了,現在已經來到了深水區。” 北京師範大學金磚國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告訴央廣記者,全球挑戰突出,國際形勢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給金磚國家合作造成了一定挑戰,導致外界唱衰金磚聲調上升,金磚國家合作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克服這些挑戰成為金磚國家合作進入第二個十年伊始的重要任務。
拓展空間 找尋抓手
“過去十年,金磚國家以金融合作為突破口。如今金融合作到達峰值,維續合作的動力,需要找尋下一個突破口,這是金磚合作面臨的巨大挑戰,並非一朝一時可以破解,需經過長期摸索。”
在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金磚國家亟需突破的最大問題是尋求進一步增進發展的動力,團結協作拓展發展空間是第一要務。
“金磚合作領域有待拓展和深化。” 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向央廣記者介紹,以投資領域為例,金磚國家對外投資佔全球份額12%,吸收外資總額佔全球16%,然而,金磚國家彼此的投資僅佔其對外投資總額佔的6%左右。金磚國家相互投資的潛力是巨大的,在此方面有廣闊的務實合作空間。
維持機制順暢 推進機制化建設
“金磚本身的機制較為龐雜。如何理順合作關係,讓機制運轉更加高效、順暢是金磚合作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王磊告訴記者,單就今年來看,金磚合作目前已經主辦了84場各領域的會議和活動,其中有22場部長級以上會議,共形成了60多項合作協議和共識,有些配套機構疊床架屋,部分機構重疊,甚至是有所割裂的。
在周強武看來,金磚合作的機制化建設尚未得到完全推進。除了金磚銀行是金磚機制下的唯一實體外,從議題設置到會議組織,再到成果落實監督等方面機制化建設進展都很遲緩。
深化戰略互信“擰成一股繩”
“戰略互信使得金磚國家能夠進一步加強內部合作。若戰略互信缺失,沒有夥伴關係意識存在,合作成果只能是零星而凋落的。”王磊認為,金磚國家要加強戰略互信,培養共同價值觀意識,打造金磚國家的命運共同體。
“巴西希望搭上金磚這樣一個新興大國的合作平臺,提升其全球的影響力;俄羅斯方面,自金磚起步起,便希望把金磚打造成同西方對抗的戰略平臺工具,同時希望借助金磚達成更多經濟合作,實現自身經濟發展;而印度較為關注推動金磚經貿務實合作;南非希望借助金磚彰顯自身作為非洲大陸代表的身份……”
王磊表示,五個國家在金磚未來發展定位的訴求各不相同,光靠戰略互信遠遠不夠,還要兼顧各自的重大利益與重要關切。金磚五國要深化、鞏固政治互信,互相尊重,“求同存異”推動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具體來說,要針對金磚五國自身的問題加深對話,做一些金磚五國共同面對的重大的國際性、區域性課題等。王磊同時認為,金磚合作要加強政策協調,特別是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等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促進金磚五國自身經濟水準的提升。
“金磚國家擰成一股繩,才能在國際場合中加強用‘一個聲音’講話的力度。”王磊說。
加強文化交流 夯實民意基礎
“金磚五國地理位置遙遠,部分國家在歷史上的交流也並不頻繁。整體來看,金磚合作的前十年來還是以政府層面為主,民意基礎較為薄弱,出現了‘上熱下冷’的局面。”王磊告訴記者,如何讓五國更多社會力量真正參與到金磚合作中、將金磚合作的民意基礎與社會主流意見協調統一也是金磚合作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2015年烏法峰會期間,“《金磚國家政府間文化協定》行動計劃(2017—2021年)”通過。
2016年果阿峰會期間,領導人會晤對推動金磚國家間人文交流與文化合作尤為重視。
2017金磚“中國年”,中國把這些倡議落實,並將“推動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列入廈門辦會的四大工作重點之一,舉辦了運動會、電影節、傳統醫藥高級別論壇等,還將舉辦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並成立圖書館聯盟、博物館聯盟、兒童劇院聯盟。
“讓金磚合作更接地氣、更貼民生,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金磚合作中,是五國推動文化交流的重要目的。”王磊說。
擴大“朋友圈” 提升影響力
今年以來,中國總結以往的成功做法,概括並提出“金磚+”,其宗旨在於加強金磚國家同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對話合作,推動建立更為廣泛的夥伴關係,促進更大範圍的共同發展繁榮。
“金磚五國是新興經濟體的代表,但並不是新興經濟體的全部。”周強武建議,未來應積極與更多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市場國家加強對話,以更加包容的態度,歡迎更多發展中國家加入到金磚大家庭。同時,還要擴大合作覆蓋範圍,增強金磚國家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此,金磚機制才能在全球治理中,不斷提升影響力。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