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認識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7-11-14 11:0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許光建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根據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總體框架,我們必須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提升國家治理的地位和境界。

  首先,要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論斷來認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系列重大判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指明我國社會的基礎條件與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的轉化。過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力水準落後的問題,經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生產技術與生產能力均得到了極大提升,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較好地滿足,現在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物質產品供應短缺和不足的問題,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要著眼點應當是更加注重如何解決區域間協調發展、收入公平和資源合理配置等問題,以及如何通過更加科學的國家治理來促進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之間更加充分地協調發展。

  其次,要根據十九大提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目標,突出重點,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九大報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由此觀之,新的奮鬥目標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三個階段的奮鬥目標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對於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目標宏偉,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在制定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中對國家治理體系的各個領域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影響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突出重點,加快建設。例如,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建設現代財政制度是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步驟,必須進一步積極推進。十八大以來,財政稅收制度改革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解決了諸如“三公經費”控制、預算公開等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第三,要通過新時代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十九大報告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列為“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十四條中的第一條,同時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一項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幹部隊伍建設等重要方面的系統工程,缺一不可。從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角度來看,黨的幹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建設至關重要。必須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只要持續不斷地完善和優化幹部隊伍建設,加快青年幹部的培養,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為德才兼備的青年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建設、完善幹部和人才的選用、績效考評機制與激勵機制,就一定能夠使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邁向新境界。

  (內容節選自《國家治理週刊》)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