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戶口、職稱、待遇 國家為何重獎技能冠軍?
國家重獎就是要讓技能冠軍家喻戶曉
這樣的等待是值得的。
11月21日,凱旋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代表團在分散一個月之後,又在北京集中了,參加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的隆重表彰大會。
一個月前的10月19日,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閉幕,共有來自世界技能組織68個成員國家和地區的1260余名選手參加,中國代表團獲得了15枚金牌、7枚銀牌、8枚銅牌和12個優勝獎,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位。
國家重獎獲獎選手:對金牌選手獎勵人民幣30萬元(免稅)、銀牌獲獎者獎勵18萬元(免稅)、銅牌獎勵12萬元(免稅)、優勝獎獎勵5萬元(免稅),並由地方人社部門給予相應職稱;同時,對技術指導專家組(含技術指導專家、教練和翻譯)給予相應的獎勵。
11月21日,領獎臺上,數控銑項目金牌得主楊登輝和其他15位金牌選手一樣,高高舉起“30萬元”的獎牌,那一刻,他覺得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汗水都值得。
“我看了你們在‘世賽’上的表現,非常興奮,非常感動,也非常自豪!”當天,人社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用3個“非常”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他說:“你們這麼年輕,這麼朝氣蓬勃,我看到了祖國的未來,以及我國人才建設取得的成就。”
各地都重獎,但差異懸殊
這是國家層面的獎勵,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從目前收集到的資訊,各地已經陸續開始對獲獎選手的獎勵,有的是在等著國家的這個“標準”。
學校這一級有很大的自主性,獲獎金額的差距也相當大。
11月6日,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舉行隆重的表彰大會,獎勵烘焙項目金牌選手蔡葉昭50萬元現金。
同日,廣州市技師學院獎勵原型製作項目金牌選手黃楓傑20萬元,獎勵CAD機械設計項目銀牌選手陳啟佳12萬元。
也在這一天,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獎勵精細木工項目優勝獎選手陳澤錕和該項目教練團隊各10萬元;獎勵木工項目備選選手曾思鳴4萬元。
而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是此次“世賽”的獲獎大戶,數控項目選手楊登輝、塑膠模具工程項目選手張志斌均獲得金牌,綜合機械與自動化項目選手唐培強、數控車項目選手陳智民均獲得銀牌,製造團隊挑戰賽項目選手詹志遠、劉培桐均獲得銀牌。學校對於獲獎的學生金牌獎勵30萬元、銀牌20萬元、銅牌18萬元。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院長馮為遠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說,我們的獎勵不光是對學生,還包括學校的教練團隊和後勤,學校這次“世賽”獎金總共加起來稅後超過400萬元。
從省級層面來看,各省也有差異。
11月3日,北京市人社局對“世賽”獲獎選手頒發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對“世賽”前三名獲獎選手畢業後進入本市學校的,可破格評為副高級職稱,還可辦理進京落戶。
11月4日,安徽省人社廳對本次“世賽”園藝項目銅牌選手汪仕洋、孫偉各獎勵15萬元;當然,其今年的政策規定,如果在“世賽”中獲得金、銀、銅牌,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5萬元獎勵。
11月10日,山東省對本次“世賽”工業控制項目金牌選手袁強記一等功,獎勵50萬元;對優勝獎選手曲笛記個人二等功,給予5萬元獎勵。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各省對於世界技能大賽冠軍的獎勵辦法陸續出臺。與此同時,一些地市、縣、鄉、街道對於“世賽”冠軍均有不同程度的獎勵,獎勵的金額也不盡相同。
相比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的獎金:金牌獲得者每人獎勵20萬元,銀牌獲得者每人獎勵12萬元,銅牌獲得者每人獎勵8萬元,優勝獎獲得者每人獎勵3萬元。 此次獲獎的獎金有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從職業等級的評定到國家級的榮譽稱號,可謂考慮了方方面面。
重獎就是為發揮“杠桿效應”
有人曾經粗略地算過一筆賬,一個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獲得者,全國、省、市、學校一圈下來至少能夠得到130萬元以上的獎金。實際上,獲獎選手得到的獎勵不僅止步于獎金。給獎金、戶口、職稱、待遇、榮譽,一樣都不能少,幾乎讓人有“一步登天”之感。
有人質疑說,訓練一個選手要花100多萬元,還要參賽,後期獎勵還要幾十萬元,如果學校把這筆錢用於其他學生對口實習和訓練,不知道能使多少學生受益?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加大表彰激勵宣傳力度,優化社會環境,研究制定提高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以此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各項待遇水準和社會地位,增加他們的職業榮譽感和獲得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司司長張立新表示:“各個國家都很重視世賽的備戰,俄羅斯參加了所有項目,韓國提前一個月就到阿布扎比進行集訓,目前已經開始備戰下一屆大賽。同樣的投入同樣的重視,我們取得了優異成績,只能說我們的選手更出色,我們的技工教育更優秀!”
對於選手們獲獎後得到的獎勵是否太多,張立新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樣的獎勵是“合適的,值得的”。他認為,獎勵的主要目的是發揮“杠桿效應”,由此撬動各方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促進技能人才事業發展。從獎勵所產生的社會效益來看,營造了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良好環境,促進形成技能成才的社會共識。
廣州省人社廳副廳長楊紅山認為:“各地重獎技能人才旨在樹立典型,提升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技能人才與奧運冠軍省級的100萬元獎勵相比,獎金額度並不高。今後可以逐步規範,當前主要的任務是要讓技能冠軍家喻戶曉,這就夠了。”
馮為遠說:“重獎是值得的。一方面是弘揚技能人才為國爭光的精神,通過對獲獎學生和老師的表彰把學校的教學進一步搞好,轉變觀念,鼓舞士氣。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我們把‘世賽’成果轉化到教學當中,提升了學校的教學水準,不完全是為了應試為了參賽。”
杭州技師學院院長邵偉軍說:“對於技能人才的獎勵不該是被動的,而是應該帶著培養人才、愛惜人才的感情。”他說,在蔣應龍去阿布扎比參加比賽前,學校通過對技工院校B類人才的申報通道,已經為他解決了事業編制,並聘為特級教師。“不一定要等到獲獎才被動定編,才落實政策,兩個舉動看似結果相同,實際上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向社會主動釋放信號,那就是對於技能人才的尊重”。
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學生胡萍來自河南信陽,她獲得了本次“世賽”時裝技術項目金牌,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落戶北京這樣的獎勵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我不知道當我走上了‘世賽’之路後,我的夢想就因此而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