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印度怕尼泊爾“親華”是自尋煩惱

2017-12-19 08:4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尼泊爾選舉委員會17日宣佈,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結成的左翼聯盟在聯邦議會贏得超過2/3的席位,以罕見的優勢擊敗了執政的尼泊爾大會黨。左翼聯盟政府將在明年初組建,根據新憲法執政5年。

  西方媒體在報道這一選舉結果時,大多采用了“親華派獲勝”的字眼,並斷言這將導致尼泊爾未來的外交政策向中國傾斜。印度媒體的群體性焦慮更為嚴重,The Wire 網站16日的評論說,印度必須拿出積極的對尼政策,否則任何目光短淺的行動都是一場災難。《印度快報》報道稱,印度政府感覺相當於一次“政治地震”。

  傳統上尼泊爾與印度保持著緊密關係,但近年來尼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更多地表現出了加強對華合作的意願。一直將尼泊爾視為“前院”的印度對此十分敏感。

  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擔任總理的尼共領導人奧利,就被一些印度媒體視為“親華疏印”派。在其執政期間,印度斷油、停氣,在經濟上給尼製造了很多麻煩。奧利有望再次執政,當然會讓印度高度緊張。

  印度的緊張出自於狹隘的地緣政治心態。尼泊爾夾在中印兩大巨人之間,其地理環境決定其既離不開中國,也離不開印度。即使是它對一方有所“親近”,也並不意味著對另一方就必然是“疏遠”,就像全世界任何處在大國之間的小國一樣,尼泊爾當然也會利用其中間地位來更好維護國家利益,發展自己。

  但印度不這麼看。按照印度傳統的勢力範圍邏輯,任何傾向於與中國加強關係的政黨或政府都會被看作是對印度的不利,對北京的“向心”就是對新德里的“離心”。這種非此即彼的眼界使得印度很難將視線越過喜馬拉雅的山峰,去感受中國對鄰國的善意,也制約了印度對整個南亞乃至亞太地區發展大勢的認識。

  中國從來沒有想給自己劃定一個勢力範圍,更沒有要去和印度或者是別的什麼國家爭奪勢力範圍的“地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是與國家實力增強而同步的,它是實力提升必然產生的溢出效應。“一帶一路”的美好前景,對像尼泊爾這樣的周邊國家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強。

  尼泊爾是中國的鄰居,雖然是小國,但一直受到中國一視同仁的尊重。中國總是盡可能地幫助、帶動像尼泊爾這樣的小國發展,也不會因為幫了對方,就要迫使這些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那樣做不符合中國的基本國策。

  中國無意在尼泊爾以及南亞地區展開與印度的爭奪戰,中國也沒有想控制尼泊爾。中國強大了,就會有更多的能力來幫助尼泊爾。尼泊爾尋求進入一個以和平、穩定和經濟繁榮為目標的發展階段,願意更多搭上中國快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印度只有從這一角度來理解中國與尼泊爾的關係,才不至於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對尼中關係的判斷與西方近年來不斷鼓噪的中印競爭有一定聯繫。一些基於西方政治邏輯判斷中印關係走向的人,總是將印度預設為平衡中國的地緣政治力量,他們對“中印爭奪、中印對決”畫面的反覆渲染,也使得印度的緊張心態不斷加劇。

  如果印度能從那些危言聳聽的中印對決幻想中跳出來,走進陽光燦爛的發展現實,就可以領會到龍象共舞的美妙之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