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劉光明:辯證認識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2018-01-05 09: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判斷,把過去“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的表述,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與時俱進的新表述,內涵深刻,意蘊深遠,需要我們辯證認識、深入領會、正確把握。

  一要把握其延續性。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不是對原來社會主要矛盾表述的根本否定,而是部分否定,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延續性。一方面,從美好生活需要與物質文化需要的對比看,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物質文化需要,但不全是物質文化需要;物質文化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中帶基礎性的需要,但在較高發展階段,僅有物質文化需要不一定完全滿足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從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與落後的社會生產的對比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包括落後的社會生產,但不全是落後的社會生產;落後的社會生產可以說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中的中低端的發展,但在較高發展階段,落後的社會生產這樣的表述已難以準確地體現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可以說,因為這種繼承和延續的存在,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發展階段的認識和判斷,我國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要把握其突破性。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與過去主要矛盾的延續性,並不代表它們是完全統一的。延續中有突破,而且這種突破性帶有重大而鮮明的特點。從美好生活需要這方面看,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括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還包括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主要是: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從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方面看,追求發展上的平衡和充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才會出現的社會現象。我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當前,全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我國發展起來後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發展起來後出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發展不平衡帶來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可見,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都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表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帶有重大的突破性。

  三要把握其人民性。站在不同的立場、帶著不同的情感去觀照現實,往往會看到不同的世界、得出不同的結論。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帶著不變的殷殷初心、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堅持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一面鏡子去映照現實,從而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斷。從這個主要矛盾的表述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基於事實的科學判斷,更是帶有立場取向和感情傾向的價值判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中,第二個明確是“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四要把握其驅動性。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凸顯了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凸顯了我們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但這並不會阻礙我們前行的步伐,反而會進一步驅動我們繼續前進。矛盾是時代前行的動力,問題是時代高亢的呼聲。正是因為有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樣的基本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整個社會才會不斷發展進步。也正因為有了社會主要矛盾,我們黨才會精準確定中心任務和重大戰略,驅動“中華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征程上,圍繞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我們還要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在強者面前,困難和問題往往成為闖關奪隘、勇往直前的“磨刀石”。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我們黨就有了提出和推進重大戰略任務的根本依據所在,就有了力圖改變現狀、發憤圖強的動力所在,就能以磅薄之力展示新氣象、推進新作為、開創新局面。(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劉光明)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