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評論:穩不忘憂 好中知難
2017年國民經濟主要運作指標均呈向好之勢,令人振奮。在輿論一片叫好聲中,我們還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清醒看到我們面臨的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穩不忘憂,好中知難,積極防範化解各種潛在風險和隱患,確保我國經濟始終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比較明顯,這是有利的一面。但逆經濟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一些經濟體存在政策短期行為和碎片化傾向,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可能導致的外溢效應尤其值得關注。從國內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較突出,經濟提質增效任重道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還有諸多短板亟待補齊,尤其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更是我們須臾不可掉以輕心的防範重點。這些潛在的挑戰與考驗都不容忽視。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面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我們必須立足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妥善處理好“穩”和“進”的辯證統一關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變化的各種準備;按照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圍繞高品質發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排經濟運作之憂,解經濟發展之難,關鍵是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統籌加強各項政策協同,整體把握工作節奏力度。宏觀政策上,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健全經濟政策協調機制,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改革力度上,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營造支援民營企業發展良好環境;結構調整上,要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加快製造業優化升級,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務求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惠及民生上,要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週密謀劃、精準施策、用心操作,在發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風險防範上,要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力促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迴圈,確保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明顯進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