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解碼習近平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部署

2018-02-01 15:36: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併發表重要講話。

  此次習總書記的講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統領全篇。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首次提出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相較于十九大的全面部署,此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更加具體,從理論、途徑、目標等方面層層剖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如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又從哪些方面著手建設?央視網為您解碼此次政治局集體會議的重點。

  七個體系建設:構建一個現代化經濟體系有機整體 

  習近平強調,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怎樣去構建一個現代化經濟體系有機整體,習近平重點提出建設以下七個體系。

  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 

  要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 

  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實現綠色迴圈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要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 

  要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 

  習近平總結強調,以上幾個體系是統一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我們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改革開放將近4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有22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全世界第一,但很多行業產能不是少而是過剩了,所以要去產能,如今我們的問題關鍵就在於品質還不夠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就是要著力攻克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這三大關口。

  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是未來中國經濟建設當中的一個總綱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隨著不斷調整優化結構,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也不斷提高,民生福祉持續得到改善。

  五個方面著手工作: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途徑 

  習近平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紮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要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 

  二是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三是要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同時協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 

  四是要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 

  五是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探討。”習近平指出。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創新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從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個目標: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如期實現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我們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如期實現。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曾這樣解釋:“現代經濟體系的出現,能夠保證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夠保證我們實現社會主義強國的這樣一個目標。同時也能保證我們在其他很多現代化目標構建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它是我們的核心基礎。”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1萬億美元,但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的80%左右;即使到2020年我國實現了全面小康,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也僅接近世界平均水準,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昂首步入新時代,要想實現宏偉願景,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顯著提高發展品質,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文/田宏)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