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遮不住,雜音碎念風帶走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在中國訪問,她肯定一腦子都是如何擴大同中國的務實合作,讓她本人以及隨行的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和英國商業大佬們都不白跑一趟,幫助今後一段時間的英中貿易和相互投資開展得更加順利。
然而,英國及西方一些媒體卻纏著她要另一種東西,希望她說出幾句讓中國人不那麼舒服的話,以顯示英國“頂住了中國的壓力”,鞏固了西方在政治上教育中國的姿態。
香港個別“民主鬥士”也來蹭熱點,“前學生領袖”黃之鋒發公開信,要求英國“保護香港”,聲稱倫敦曾在香港回歸前承諾“香港將永遠不會獨行”。借助英國及西方力量的支援與中央對抗,這是香港極端反對派一直抱幻想的路數。
其實上月早些時候馬克龍訪華時一些西媒也曾熱切希望那位年輕法國總統能在北京撂下幾句狠話,因為馬克龍曾針對其他西方不喜歡的國家那樣幹過。但是馬克龍讓他們失望了。
特雷莎·梅首相也沒有滿足西媒的期待,發表與她此行基本目標背道而馳的言論。她在中國對西媒採取了與馬克龍相似的策略,為讓英國媒體高興而破壞這次訪問的大氛圍,對梅來說顯然得不償失:如果那樣的話,她還搞這次訪問做什麼?
歐洲國家理性發展同中國的全面合作是個大趨勢,克制偏見導致的對中國的情緒是歐洲人必須做的功課。歐洲各國政府在這方面逐漸建立了清醒,基本走到了輿論的前面。歐洲輿論仍在對華問題上有不少任性表現,但那些主張多數情況下並不代表歐洲對華關係的優先選擇,它們更像是一種“奢侈消費”,只能偶爾用一用,經常被現實需求沖掉,不斷被放棄。
發展友好合作已經成為歐洲對華關係的主流,歐洲主要國家實際形成了對華合作競爭。與中國經貿的規模在歐盟中排名靠前,這被普遍看成正面、積極的成就,被當作政績宣揚。而一旦與中國關係緊張,已經成為相關國家的政治負擔。媒體的激進主張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影響力,越來越像是不負責任的清談。
特雷莎·梅此次訪華,英國政府做了積極的輿論鋪墊。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訪問開始之前就表示倫敦將堅持“黃金時代”的承諾,並強調英國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夥伴。梅首相在中國的公開談話熱情、積極,對歐洲媒體報道她的訪問形成正面引導。
根本原因還是中英“黃金時代”有內涵,英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就像加入亞投行一樣,的確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政府是要為公眾的福祉承擔責任的,媒體卻可以什麼搶眼說什麼,把擾亂國家關係的話像污水一樣排入江湖,只要它們得一時之利就行。
特雷莎·梅和馬克龍的訪華挨得很近,歐洲一些媒體都圍繞人權等議題向他們施加了壓力,他們的實際訪華也都沒有按照媒體要求的劇本去演。這展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趨勢,反映了中歐關係不斷跳出了激進輿論的影響,開始形成慣性。
中國的強勁發展為幫助歐洲國家形成克服對華幼稚病的自愈能力提供了推動力。卡梅倫政府通過率先加入亞投行為英國贏得了重要的戰略主動。到了特雷莎·梅時期,中英政府同樣有在彼此關係方向形成戰略突破的空間和條件。我們希望,梅的這次訪華就是開啟中英合作新大門的一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