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新時代的“強國策”(評論員觀察)

2018-03-09 09:5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過去,中國成功解決了“有沒有”“富不富”的問題。如今,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正著力解決“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下團組參加審議時,“高品質發展”這個關鍵詞多次出現。在內蒙古團強調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在廣東團叮囑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在山東團要求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貢獻……方方面面要求匯總起來,高品質發展的未來經濟圖景愈發清晰。

  “中國已能夠製造更先進、更高端的產品並掌握新技術。中國製造商正迅速成為現代、富有創意的高科技企業。”全國兩會之際,一家國外媒體刊文對比“中國製造”的今昔變化,試圖以此分析中國發展的成功秘訣。過去,依靠勞動力優勢、密集資本、改革開放紅利,中國成功解決了“有沒有”“富不富”的問題。如今,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著眼點則在於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解決日益凸顯的“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無疑,解碼“中國為什麼能”的發展經濟學課題,尤需讀懂“高品質發展”這一具有時代特色的政治經濟學命題。

  高鐵網路通江達海,移動支付無遠弗屆,智慧製造點亮智慧生活,“網際網路+”造就無數投資興業的風口……高品質發展對美好生活的托舉意義不言而喻,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也正在生成。“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作為適應發展階段需要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滿足的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厚植的是現代化強國的物質根基。作為經濟領域深刻的系統變革,高品質發展涵蓋供給、需求、配置、投入產出、收入分配、經濟迴圈等多個層面,帶來的將是中國經濟的巨變。

  時間是偉大的書寫者,而時間書寫下的,正是改革者的遠見卓識和高瞻遠矚。很多觀察者注意到,早在由習近平擔任起草組組長的十八大報告中,就已經寫入“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品質和效益上來”的重要內容。圍繞經濟形勢怎麼看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戰略判斷,圍繞經濟工作怎麼幹提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提升供給品質、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領導經濟建設投入精力最多的內容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更加表明,中國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經濟動力源和穩定錨,關鍵就在於經濟工作的科學決策、發展路徑的穩步推進。

  發展的路很長,但關鍵處往往就那麼幾步。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既是一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也是一個主動作為、乘勢而上的機遇期。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下,全國一盤棋、齊步抓落實十分重要,各地各部門也應有各自重點和特色貢獻。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是主要任務;農業大省山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關係全面小康的成色。“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在深化改革開放中把握機遇,在攻堅克難中續寫歷史,我們需要更加奮發有為地把改革進行到底。

  有研究表明,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十幾個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新時代推進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能帶給世界更多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的機會,更將進一步豐富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進階的路徑選擇,增添人類現代化從實踐經驗到思想理論的新書寫。恰如一位深耕中國研究多年的國際學者所評價的,中國的改革“堪稱是迄今全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轉型”。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