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國務院改革減十五個正副部級機構

2018-03-14 09:2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日本、新加坡特約記者 藍雅歌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范淩志 魏輝 王偉 柳玉鵬】備受矚目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國務院機構將大幅精簡,正部級減少8個,副部級減少7個。許多外媒不約而同地強調,這是“中國近年規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改革”。不僅是“瘦身”,通過新建、重組、精簡等舉措,國務院的機構設置更加合理、高效,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路透社稱,改革將職責相近的部門重新劃分,凸顯中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政府職能方面的深刻變革。香港《南華早報》稱,這場大刀闊斧的改革將減少官僚主義和責權之爭,顯示北京希望建立類似發達國家的更高效政府。2900多名人大代表昨天還聽取了關於監察法草案的說明,獨立於政府機構之外的國家監察委員會呼之欲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次改革是黨政軍都涉及的全面性改革,換句話說,由過去的單一政府機構改革變成黨政軍群齊發的協同改革,為解決新時代的新矛盾提供了重要支援和保障。

  打造高效政府

  “中國國務院重大機構調整”,英國廣播公司13日第一時間報道了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文章稱,改革後,中國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26個部門。根據方案,新組建或重新組建的部委包括: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文化和旅遊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以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臺灣《聯合報》也做了類似報道,文章的標題是“大陸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正部級組織大精簡”。

  根據國務委員王勇所作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說明,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涉及的第一條是組建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他表示,要提高政府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組建新的自然資源部,目的是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方案還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中國的目的是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美國彭博社稱,中國將加強環境監管機構,組建生態環境部,取代環境保護部。新機構將吸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一些部門的環保職能。有氣候政策相關人士說:“這符合將權力集中到一個部門,更有力、更協調地實施環境議程的主張。”文章還稱,過去有些問題橫跨不同部門,“廚房廚師太多,導致混亂”。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對中央政府做出的最大規模改革之一。”香港《南華早報》做出這樣的判斷。文章稱,中國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削減政府機構,減少官僚主義。此舉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的機構改革計劃的一部分,將強化黨對國家的領導權,以更有效的平臺來管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改革方案希望通過消除職責重疊交叉來減少官僚主義和責權之爭。例如,設立應急管理部,集中應對從地震到森林火災等各種自然和人為災害。而在目前體系下,森林火災由林業局負責處置,草原防火由農業部管轄。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取消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程恩富表示,新的機構框架表明北京希望建立類似發達國家的更高效政府。

  一場重在“立”的改革

  許多外媒重點關注了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消息。法新社稱,中國13日公佈了近年來最大的政府機構改革計劃,其中包括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機構合併,以更好應對金融風險,處理日益增多的債務問題。會議文件稱,新的監管機構將有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華爾街日報》稱,為更好地掌控中國經濟,此次機構改革將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價格監督檢查、工商許可、反壟斷執法、品質控制和食品藥品安全等職責整合。此外,還將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旨在加強對作為金融市場和經濟主要資金來源的金融機構的管理。其他調整也反映了政府最新的優先事項。為響應習近平對消除貧困的號召,中國將組建農業農村部,不再保留農業部,承擔目前由財政部和其他三個機構共同負責的農村發展職責。中國公安部將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以更好地管理越來越多在中國居住和工作的外國人。  

  美國芝加哥大學中國政策專家楊大利13日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此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合理化,試圖整合各部委的職能。他表示,對跨國公司來說,部委職能合理化可能會使政府更容易打交道,但權力集中意味著談判可能會更艱難。彭博社稱,中國還將商務部和外交部的對外援助職責整合,成立一個負責國際發展的新機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它將有一個明確使命,支援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包括“一帶一路”倡議。

  “如果說1998年那次改革撤銷10個專業經濟部門,挖掉了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重在‘破’;那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重在‘立’,立什麼?立中國特色的現代政府治理體系的基本框架。”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在打造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是在直接為“五位一體”的建設提供堅實的體系支撐。

  國務院參事馬力13日旁聽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以往的機構設置不順,各個部委各自做出決策,無法共同合力解決問題。這次機構改革力度大,很多長期以來大家認為解決不了的問題,政府在下定決心解決,打破原有的平衡和利益格局,統合原先分割的各部門體制。“每一次機構改革都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黨中央有著新思路,敢於大刀闊斧推行新的改革措施,沒有決心,很難做到”。

  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13日的人大會議還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作的監察法草案說明。《日本經濟新聞》稱,監察法將確定以所有公職人員為對象的新反腐敗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的許可權,國監委將強化中國領導層重視的反腐敗運動。紀委的查處對象僅限于黨員,但政府高官和法官等公職人員中存在黨外人士,因此建立新的國家監察機構,將消除查處對象的漏洞。國家監察委之下設置省和縣等各級別的地方監察委,覆蓋全國。

  “德國之聲”稱,現在國務院下屬的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將併入新組建的國家監察委員會。11日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已將監察委寫入,這一合併之後建立的新機構不受行政機關干涉。《聯合早報》稱,國家監察委員會與中共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代表黨和國家行使監督權和監察權,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監察法草案明確,對於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或犯罪、並且可能逃跑、自殺或偽造毀滅證據等的嫌犯,當局將可採取留置措施,留置時間最長半年。

  美聯社稱,成立國家監察委是中共領導的全面機構改革的一部分。監察委員會被定義為獨立於行政、司法和檢察機關的機構,該草案的目標是“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南華早報》稱,監察委不但監督9000萬黨員,國有企業管理者、教育和文化機構、體育組織和科研機構中的公職人員都將在中國新反腐機構的監察之下。

  黨領導下的全方位變革

  “與過去的改革不同,這次是黨政軍都涉及的全面性改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此前中國一共經歷了7次機構改革,都是政府自身的改革,不涉及黨的機構,不涉及軍民融合。這次則由過去單一的政府機構改革變成黨政軍群齊發的協同改革。這次另一個特點是強調黨的集中領導,統一領導,使各機構間相互協調,能配合完成未來發展的政策。另外,改革體現為大環保、大農業、大監督。進入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為了讓老百姓能夠過上美好生活,我們必須實現治理體系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

  《華爾街日報》稱,中共日前發佈文件說,機構改革旨在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一個關鍵是消除官僚惰性,中國領導層認為,這種惰性阻礙了經濟從浪費型投資向更加可持續增長的轉變,阻礙中國成為全球強國。香港大學中國政治專家瑞安·曼紐爾認為,中國領導人希望用更多中共的方法管理政府,而不是像傳統方法那樣讓兩列火車平行運作,官員們在兩條軌道上來回轉換。

  宋世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次進行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場全方位、立體式、戰略性的組織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次改革不再是單純的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而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不再是單純建立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而是構建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每一個時代改革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特殊背景,都有特定的價值定位。就本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來說,進一步深化黨對一切工作的全面領導權制度化,不斷提高黨的全面領導水準,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價值定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