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於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兩會上這些聲音值得關注

2018-03-16 10: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6日電(袁秀月)如何保護、傳承、利用好文化遺產?如何讓傳統文化以更新穎、更親民的形象根植人心?如何讓“老傳統”激發全新的活力?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傳來的這些聲音,值得關注。

  文化遺產如何弘揚

  ——“讓人民群眾零門檻、無障礙地接觸到”

  近些年,文博行業悄然發生著變化。“故宮跑”、“看展熱”等屢見不鮮,越來越多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開始關注並愛上文化遺產。“活”是形成吸引力的關鍵。13日在兩會部長通道上,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就表示,要使文化遺產既保護好,又活起來。

  怎樣才能讓文物活起來?雒樹剛坦言,要在保護好的基礎上,利用好文化遺產;要讓人民群眾零門檻、無障礙地接觸到文化遺產;要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覽,滿足人民群眾的鑒賞需求。而近600歲的故宮近年來推出眾多文化創意產品,更儼然成為“網紅”。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認為,文創產品已經成為故宮拉近和普通民眾距離的最直觀體現。

  以國寶為題材的電視節目近來備受歡迎。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看來,讓國寶活起來可以多措並舉,“條條大路通羅馬”,電視節目也並不是讓國寶活起來的唯一方式。他透露,國家博物館正在推進智慧國博建設,今年也會嘗試其他方式盤活文物資源。

  老藝術新傳承

  ——“並非讓每個孩子都要學唱戲,而是讓他們感受包含的文化元素”

  在文物之外,文化遺產還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主要靠人——表演藝術、手工技藝、民間繪畫等,都有賴於藝人代代傳承。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藝術之一——戲曲藝術的弘揚,就頗具借鑒意義。

  早在2008年,官方就曾在一些學校試點,開展“京劇進校園”。十年過去,這一嘗試已“遍地開花”。如今這項舞臺藝術已經深入校園、鄉村,這正是非遺傳承的力舉。雒樹剛說,“要保證大中小學的學生每年至少看一場戲,保證每年為每個行政村送一場戲”。

  諸如“戲曲進校園”等舉措,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落到實處,有政協委員帶來對教育主管部門制定量化標準,並納入學校年度業績考核內容方面的建議;另一方面,對弘揚戲曲藝術的實際意義,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孟廣祿直言,並非是讓每個孩子都要學唱戲,而是讓他們感受京劇中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元素。

  傳統文化產業化

  ——“讓文化煥發出更強大的生產力”

  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除了需要孕育和培養“工匠”和“土壤”,如何讓其煥發新生同樣不可忽視。雒樹剛就曾提出,非遺應實行生產性保護,將傳統工藝和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結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則提議,將傳統文化和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實施“手藝農村”計劃,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非遺歙硯技藝傳承人王祖偉也發出類似呼籲:“讓文化煥發出更強大的生產力”。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走過一千多年曆史的歙硯如何歷久彌新?王祖偉建議推進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國家從全局角度協調區域文化發展,推進區域內文化生態和文化行業建設。

  作為定瓷技藝傳承人,全國人大代表龐永輝也建議,將定瓷文化產業基地建設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重點文化工程,納入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相關規劃,加大定瓷文化產業發展支援力度。

  民族文化助力扶貧

  ——“這遠比直接用金錢幫助他們更有意義”

  傳統文化正以現代人熟悉的方式走進生產生活。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赤水竹編傳承人楊昌芹也有新法子,她曾用竹編技藝帶動20多個鄉親致富。竹編工藝成為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致富的一個工具,他們村80%的人住上了小洋樓,60%的人開上了汽車。

  來自黑龍江的劉蕾是赫哲族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她在代表通道上展示著由魚皮製作成的精美的頭飾、錢包、挂件。“我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過去,民族文化只能靠口耳相傳,困難重重,”她說。如今,民族聚居鄉已開始推廣民族工藝品,打造民族旅遊項目。

  “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我們一定把民族文化更好傳承下去,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快,”劉蕾說。楊昌芹也認為,“要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脫貧致富,應當深入挖掘當地傳統的民族文化、當地特色資源,這遠比直接用金錢幫助他們更有意義。”

  雛鳳清于老鳳聲

  ——“不能盲目‘復古’、‘泥古’”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至於弘揚之道,不少專家學者指出,傳統文化的復興應當有所揚棄,須承古人之創造,開時代之生面。

  諸如“女德班”等引起爭議,雖是極端個案,但也引人深思。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孫慶聚表示,傳承傳統文化要區分精華和糟粕,“有文化自信是對的,但是不能有文化自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陳霞也認為,不能盲目“復古”、“泥古”,要選擇其與現代社會更契合的內容,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於民間、死於廟堂,只有和群眾生產生活結合起來,才有強大的生命力。”在談及非遺時,雒樹剛也表示,“非遺需要融入時代,融入生活”。(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