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5億多人!與你密切相關的養老保險將迎5大變化
人社部和財政部日前印發一份重磅文件,5億多人參加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至少將迎來五大方面的變化:待遇確定、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個人繳費檔次標準調整、繳費補貼調整4項機制將建立和完善;同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開展委託投資,實現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
△社部和財政部日前印發《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制度建立4年後迎來重大調整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在2014年建立的,由之前的“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合併而來。它跟職工養老保險是不同的,其參保範圍是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城鄉居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到2017年12月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1255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5598萬人,月每人平均養老金125元,其中基礎養老金113元。
完善待遇確定機制
——對65歲及以上居民適當傾斜
人社部表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間不長,還存在著保障水準較低、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尚未健全、繳費激勵約束機制不強等問題。
根據意見——
中央根據全國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地方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65歲及以上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
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應適當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是考慮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間不長,部分年齡較大的老年居民沒有繳費或繳費年限不長,無個人賬戶養老金或金額較低,但他們過去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參考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因素
目前,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最低標準為70元/月,這一標準是在2015年從55元的基礎上調整並執行至今的。而同期退休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每年都進行了上漲。
這一狀況將得到改變。根據意見——
人社部要會同財政部,參考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情況,適時提出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方案,報請黨中央和國務院確定;
地方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應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表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與城鄉居民收入掛鉤,使居民能夠共用經濟發展成果;與物價水準掛鉤,從而確保購買力不降低;與職工養老金調整水準掛鉤,以避免城鄉居民和退休職工之間的養老金收入差距擴大。
建立個人繳費檔次標準調整機制
——檔次要合理確定和調整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建立的時候,個人繳費設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此次意見再次強調,各地要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準,供城鄉居民選擇。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保證最低繳費檔次標準隨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而合理增長,既保障居民繳費負擔適度,又促進個賬戶儲存額正常增長,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準。
建立繳費補貼動態調整機制
——“多繳多補” 引導選擇高檔次繳費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以享受政府繳費補貼。意見要求,各地要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和財力狀況,合理調整繳費補貼水準。
其中,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人員可適當增加繳費補貼,引導城鄉居民選擇高檔次標準繳費。
張盈華認為,這是強調建立和完善 “多繳多補”的機制,旨在鼓勵參保人員增加繳費,未來可獲得更高的養老金,從而提高保障度。
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
——實現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
意見要求,各地要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和規定,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準和基金支付能力。
這意味著,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始投資運營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也將開始投資。
那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現在有多少錢呢?人社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5385億元。
張盈華表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告別了以非常低的利率存在銀行的這種 “長錢短存”的方式,可以通過多元化投資獲取更好收益,確保“長錢”實現保值增值,從而提高參保人員的待遇,激勵參保人多繳費、長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