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洋垃圾”禁令實施3個月 美歐日垃圾成山

2018-04-18 08:54: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4月17日 據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4月16日報道,中國叫停進口洋垃圾,讓各大垃圾出口國手忙腳亂。而且,面對隨之而來的國際壓力,中國沒有退縮,顯示了中國治理環境的決心。

  中國叫停洋垃圾

  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于2017年7月出臺,並於2018年1月生效,禁止進口包括塑膠垃圾在內的4大類24種洋垃圾,並關停一批污染嚴重的垃圾處理廠。禁令生效至今,已有3個多月。

  受此影響,全球各大垃圾出口國手忙腳亂。歐盟打算對塑膠收稅,英國考慮把垃圾出口到東南亞,美國則要求中國取消禁令。專家提醒,所有以上建議都只能救一時之急,卻不是長久之計。

  知名分析公司Frost&Sullivan大中華區總裁王昕表示,對美國、英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垃圾出口方來說,“中國的垃圾禁令削弱了他們處理垃圾的主要渠道,短時間內造成了一定困難。短時間內,他們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主要的垃圾出口方還在繼續摸索當中”。

  拒絕垃圾保護環境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幾十年來持續進口洋垃圾,甚至建立了整條產業鏈,專門處理和回收垃圾。

  如今,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正在集中力量改善環境,中國關停了大批污染嚴重的工廠,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扶持力度,並且已經在全球環保領域了佔據一席之地。

  中國出臺洋垃圾禁令,獲得了全球環保人士的廣泛好評。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此舉既有利於改善中國國內的自然環境,也能推動其他國家更好地處理自身垃圾。

  綠色和平的一名成員李華(音)說:“這項規定轟動全球,迫使很多國家拋棄對垃圾處理的‘眼不見,心不煩’的固有心態,喚醒全世界。”

  美國對華施壓中國不為所動

  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引來美方的不滿。美國3月曾要求中國“立即終止”洋垃圾禁令。

  美國廢料回收行業協會(ISRI)表示,中國的禁令既把垃圾拒之門外,也同時波及了加工過的“廢舊商品”。ISRI主席羅賓 威納表示,這些廢舊商品對環境污染較小,可以迴圈利用,中國的禁令反而干擾垃圾處理的正常流程,打破中美兩國之間垃圾處理的平衡。ISRI統計顯示,2016年,美國總共向中國出口了56億美元(約合352億元人民幣)的“廢舊商品”。

  面對美方要求,中國表示,會繼續調整垃圾進口的種類,但是不會收回禁令。中國海關統計顯示,自從洋垃圾禁令1月生效以來,中國2018年第一季度進口的塑膠、紙類、金屬等固體垃圾總量減少了54%。

  發達國家需主動減少垃圾

  中國拒絕洋垃圾,東南亞各國也解決不了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勞倫斯表示,東南亞各國焚燒森林,正因此深受空氣污染的困擾,所以不大可能進口洋垃圾,讓本國環保問題雪上加霜。

  勞倫斯說:“長遠來看,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北美和西歐的發達國家應該主動承擔責任,必須有意識地拿出清晰的、可持續的舉措,減少垃圾的生產,而不是另找別處傾倒垃圾。”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