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央行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釋放哪些利好和信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程春雨)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4月25日起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專家認為,此舉將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和企業融資成本,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
此舉涉及哪些銀行?
根據央行通知,25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涉及對象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
目前,這幾類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機構也都在這幾類銀行之中。
同時央行要求,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對央行這一操作,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因為MLF無法完全替代降準。具體講,MLF有時間期限,會加劇流動性分層,且MLF需要支付利息,金融機構會將成本轉嫁給企業。通過降準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為何這一時間點實施?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
潘向東向記者表示,近兩年沒有降準的原因是為了防風險。但是經過去杠桿,我國宏觀杠桿率已得到控制,人民幣匯率自2017年就比較穩定,甚至有所升值,中國經濟金融風險得到很好控制,對貨幣政策的掣肘減輕。
在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看來,央行的此舉是“中性”降準。他認為,央行流動性操作放鬆的時點提前,使得二季度本可能發生的金融監管政策收緊的概率下降。
將可釋放多少增量資金?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以2018年一季度末數據估算,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該負責人指出,該措施將可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釋放的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潘向東亦指出,降成本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則是重中之重。此前央行也在不斷實行定向降準,但是釋放流動性有限,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此次降準可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對股市等金融市場有何影響?
張明稱,央行此舉的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潘向東表達了相同觀點,認為此次降準有利於經濟穩定,利好資本市場。
潘向東補充說,一是,降準有利於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擴大投資,提升長期處於低位的製造業投資增速。二是,降準有利於擴大內需,對衝中國外需面臨的不確定性。三是,在補充流動性的同時,會激勵資本市場。
17日,中國A股四大股指悉數下挫,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跌1.41%,收報3066.80點,創年內新低。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近期A股市場調整很多優質個股遭到錯殺。央行降准將提振市場信心,後市有望展開反彈,逐步修復此前下跌的走勢。
降準是否意味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記者注意到,有機構認為,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打開,“央行此舉意味著貨幣政策在微調轉向”。
潘向東認為,防風險是2018年三大攻堅戰之一,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不會更改。3月央行跟隨美聯儲上調短期貨幣市場利率,以及政府提出結構性去桿杠,均已明確傳遞了防範風險的決心。
“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央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衝,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
同時,該負責人表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