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智慧科技:擁抱已來的未來

2018-05-18 08:5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共用單車成為城市彩虹風景線,機場高鐵‘刷臉’進站,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商品,在天津街頭買個煎餅果子也可以直接掃碼支付。”

  16日至18日在天津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智慧大會上,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列舉的一串生活場景讓人們深切感受到:未來已來!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變著世界。人工智慧如何為經濟高品質發展“賦能”?新華社記者現場採訪,帶您覽智慧領域新成果、探智慧科技新趨勢、看智慧時代新藍圖。

  智慧科技大潮“拍岸”

  本屆大會上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驅動的智慧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中國有592家,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累計獲得1.57萬項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也居世界第二。

  “人工智慧技術產業發展邁入了新階段,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說,人工智慧正全面創造新市場、新機會,全面重塑傳統行業發展模式和格局,在推動經濟繁榮、民生改善、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從明確人工智慧為形成新產業模式的11個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到發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上升至國家戰略;從十九大報告強調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到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佈……中國對人工智慧發展進行戰略性部署,明確了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我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奮鬥目標。

  近年來,中國快速涌現出寒武紀科技、商湯科技、華為海思、中天微系統、海康威視等一批智慧晶片公司。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開放創新平臺的引領下,中國企業在電腦視覺、機器學習、圖像識別、生物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關鍵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在圖像識別、語音翻譯、行為分析等方面已經進入了世界前列,在智慧機器人、無人商店、機器翻譯、共用汽車、自動駕駛等行業的新產品為世人矚目。在城市規劃、智慧交通、社會治理、衛生健康、農業科技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應用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獨特優勢。

  擁抱萬億“藍海”

  京東集團在上海建成B2C全無人倉庫,小到一盒口香糖、一支筆,大至彩電、冰箱、機器人,可以讓數百種產品精確直抵用戶。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透露,未來5年,京東在全國的800個物流中心將逐步改造成無人倉。

  “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向世界經濟貢獻16萬億美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訊與傳播知識社會局主任英德拉吉特·班納吉描繪了一幅人工智慧產業萬億“藍海”。他認為,人工智慧正在加速“賦能”產業變革,中國企業正向世界展示著走向未來的新方式。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8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達到2200億元。智慧網聯汽車、智慧服務機器人、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智慧化產品已經有較好的技術和產業基礎。

  在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看來,通過新一代人工智慧和先進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必將形成新一代智慧製造技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進而推動全球製造業發展步入新階段,最終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躍升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新一代人工智慧的典型特徵是應用驅動。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介紹,他們最新推出的訊飛翻譯機2.0,能支援中文與33種語言互譯,粵語、四川話等方言也都能翻譯成外語……通過人工智慧科技推動,以智慧語音識別技術為核心的智慧語音產業正在加速發展。

  萬鋼認為,在經濟增長、社會需求牽引下,人工智慧輻射滲透于各行各業,提高實體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人工智慧因此也被稱之為引領產業變革的賦能產業。

  作為國家電子資訊科技領域的“排頭兵”,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利用人工智慧正為其產品和產業全面賦能,形成“X+AI”的一系列優勢生態。集團副總經理吳曼青介紹,經過多年探索,中國電科已經在智慧城市、智慧司法、人工智慧晶片、人工智慧雲計算平臺、智慧移動機器人等方向上取得部分成績,形成一定優勢。

  “智慧科技作為新型生產力正在登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在此次世界智慧大會上鮮明指出。

  飛向絢爛的未來

  智慧腦、摩天輪、海鷗飛……海河之上,400架無人機在擺出多彩斑斕的各式造型,穿越開放的津門,帶著人類對智慧未來的無限暢想,飛向絢爛的夜空。

  “‘海鷗’穿越‘天津之眼’的動作背後,是定位精度由米級向釐米級的飛躍。這400架無人機的控制,只需要一個人來完成。”負責無人機表演整體協調的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媒介經理李雲飛說,無人機的“大腦”越來越聰明,不僅能飛上天,還能代替人工精準完成複雜的動作。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快速增強,發展品質不斷提升,未來前景十分廣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同時中國人工智慧基礎創新還有待加強,一些領域和環節仍然比較薄弱。

  權威人士坦言,我國的人工智慧整體發展水準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別是在基礎理論、基礎演算法、基礎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領域差距較大,人才儲備還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制約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中國人工智慧科技與產業發展已處於全球的第一梯隊,未來的競爭關鍵在於創新生態系統建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說。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剛認為,與世界智慧產業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做應用創新的多,做源頭創新的少,科研與智慧產業分佈相關度較差,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

  然而,中國企業的創新步伐並未停滯。“研究發現,中國智慧科技企業已經開始對國外企業進行技術賦能。中國發展智慧科技和經濟,不僅能夠加快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的步伐,而且能夠為世界繁榮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劉剛說。(記者劉元旭、余曉潔、毛振華、胡喆、李鯤)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