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國強:堅定不移對外開放 積極主動擴大進口
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著眼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鄭重宣示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宣佈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主動擴大進口。從過去出口創匯“賣全球”到今天擴大進口“買全球”,中國自主開放的步伐蹄疾步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主動擴大進口的重大意義何在?在擴大進口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
隆國強表示,主動擴大進口,不僅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更是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戰略抉擇,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積累,中國自主擴大進口,不僅有意願,有行動,更有能力。未來,中國開放之門越開越大,必將按照自己的節奏、步伐,堅定不移推動自主開放,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以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
記者: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而言,堅定不移繼續對外開放,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
隆國強:從經濟學角度看,一個國家如果出口依存度高的話,說明其參與全球化分工的程度就比較深。在國際經貿體系中,進口和出口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不可能長期“一條腿短、一條腿長”。主動擴大進口是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一,擴大進口有利於彌補資源不足、揚長補短。縱觀世界各國,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長板和短板,如果不與國際社會交流,那短板就將成為一國發展的制約所在。對於我國而言,同樣如此。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但每人平均資源不足,不少資源存在較大短缺,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適度進口是國情決定的必然選擇。以大豆為例,有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相當於要用6.7億畝的耕地才能生產出來。如果都由國內來生產,這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要滿足國內大豆消費需求,就必須在發展國內生產的同時,依靠進口來彌補。再如,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0%至70%,但如果純靠國內產出,環境成本等各方面成本高企,擴大進口是必然選擇。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參與全球分工擴大進口,首先有利於彌補資源短板。
第二,擴大進口有利於增加人民福祉。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增進人民福祉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擴大進口,不僅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能有效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福祉。這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方面,擴大進口是適應消費升級趨勢的必然選擇。當前,隨著人民收入水準提高,人們對高品質商品和服務日趨強烈的需求和國內低端供給相對過剩、中高端供給相對不足的結構性矛盾交織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增加相關供給,從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進口更多豐富而又物美價廉的商品,會給消費者帶來購買更便利、價格更實惠、種類更豐富的體驗,為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增添更多實惠和驚喜。對於尋常百姓家來說,不出國就能以合適的價格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會讓人們更有幸福感、獲得感,這也是更好增加人民福祉、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一個重要舉措。
第三,擴大進口有利於提升出口競爭力。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參與全球分工,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擴大進口,是迅速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重要選擇。進一步看,通過進口更好更先進的設備、服務、零部件,不僅可以彌補短缺,還可以提升我們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從而增強我國產品出口的競爭力。有了更多高新技術裝備進口,“中國製造”才能走得更遠。這也是充分發揮我們比較優勢,儘快提升全球分工地位的一個戰略選擇。
第四,擴大進口有利於增強市場競爭、促進企業提升競爭力。積極擴大進口,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國外優質產品、服務、企業進入中國。這既能倒逼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還將加大國內市場競爭程度,迫使更多企業增強競爭力,進而打破對一些產業的過度保護,改善我國營商環境,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五,擴大進口有利於讓世界分享“中國機遇”。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作為一個新興大國,中國追求的是平等互利的雙贏多贏。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商品。積極主動擴大進口,能夠把中國的發展成果和紅利更多惠及全球。這是中國履行國際責任和改善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舉措,體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進一步看,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挑戰的背景下,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讓世界各國都能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更是中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和平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的重要體現。
記者:這些年來,中國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水準上推進自主開放,特別是今年以來一系列擴大進口的措施加速落地,贏得國內外廣泛關注和普遍點讚。未來,在我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過程中,您覺得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隆國強:我想,有兩點需要重點把握。
其一,我國擴大進口既有主動意願、有積極行動,更有堅實能力。一方面,我國在擴大進口上行動積極、成效明顯。10年來,中國進口額增加了5800多億美元,佔全球增量的近20%,目前中國已成全球最大市場之一,進口額約佔全球份額的1/10,連續9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二大進口國。另一方面,中國自主擴大進口有著堅實能力。能力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承載了全球近1/5人口的大國,中國即將實現全面小康,成為全球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這是擴大進口的重要基礎。另一個是我國有強大的國際支付能力,這也為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奠定了堅實支撐。
其二,我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有自己的堅守和節奏。在我國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以我為主、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同時把握改革開放的節奏力度,防範風險、趨利避害。未來,擴大進口同樣要有自己的堅守。
如何讓擴大進口之路更加順暢?這需要在完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環境、降低關稅上下功夫。既要切實解決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高、檢驗檢疫和通關流程繁瑣等突出問題,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還要創造公平競爭的國內市場環境,在關稅、進口檢驗、市場行銷等方面創造機會平等的條件,讓消費者自主選擇,讓市場發揮作用。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綜合研判世界發展大勢,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市場魅力無限、活力無限、機遇無限。今天,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將更加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經濟快車,堅持開放共贏,勇於變革創新,攜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歐陽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