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地標看中國改革開放40年
新華社記者韓潔、熊爭艷、劉錚、王敏
這是40年改革開放歷程上的重要標誌——
小崗、深圳、海南、浦東、雄安……一個個“地標”,串聯起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輝煌燦爛的40年,成為世界觀察“中國奇跡”的最好窗口。
改革地標變遷
——折射偉大跨越
初夏,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文化廣場上,刻在石頭上的一個個“紅手印”在陽光下格外閃亮。
5月11日,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小崗村服務站正式掛牌,今後村民辦理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八個品類產權將統一在服務站平臺進行發佈與競價交易。
“在這個省內首個村級綜合產權交易平臺上,產權交易將改變以往傳統封閉模式,以市場化形式最大限度實現集體資產和村民財產的保值增值。”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40年前,小崗村18位村民將鮮紅的手印,按在了分田到戶的一紙契約上,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
如今,時光流轉,發展現代農業,開拓鄉村旅遊,鼓勵農村電商,喚醒沉睡的集體資產……小崗村又一次站在了農村改革的前沿。
“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看了讓人感慨萬千。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小崗村考察時這樣感慨。
就在小崗村按下“大包乾”紅手印的第二年,黨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創辦經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來”。當年喊出“效率就是生命”“三天建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讓人真切感受到中國大踏步追趕時代的激情與動力。
如今的深圳,已從當年一個邊陲漁村發展成為聞名國際的創新大都市,GDP規模已與香港相當。
從皖北鄉村到深圳灣畔,從南海之涯到黃浦江邊,從渤海之濱到冀中平原……當年這些籍籍無名之地因為勇於探索走到歷史前臺,撬動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大地,以雷霆萬鈞之勢恢弘展開。
這是鐫刻在40年奮鬥征程上的一個個“改革印記”——
小崗“包乾到戶”、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區”、浦東“開發開放”、雄安“未來之城”……這些地標串聯在一起,勾勒出中國40年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向城市推進,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到各領域不斷深化的堅實足印,展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在人類經濟史上,還不曾有任何國家或地區有如此長時間的、這麼高速的經濟增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說。
改革地標閃耀
——展示制度優勢的強大力量
5月9日,柬埔寨金邊,一場獨特的“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經驗分享論壇”在此舉行。
“深圳發展的經驗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專程趕來的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投資和規劃處負責人臣勒說,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希望打造成“柬埔寨的深圳”,深圳的發展經驗能提供很好的借鑒。
40年改革開放,40年滄桑巨變。“中國奇跡”的背後蘊含的是中國“密碼”。
小崗、深圳、海南、浦東等地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華大地接連上演,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的精彩樣本,帶給人們深刻啟示。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深圳蓮花山頂,高樓林立的繁華景象一覽無余。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後第一次去外地考察便來到深圳,向佇立在山頂的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總書記莊嚴宣示:
“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在改革開放這場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中,每當來到重要關頭,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堅強有力,改革開放的事業才能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不斷開拓。40年來,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中國改革開放乘風破浪的根本保證。
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巨變,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特色之一,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
——改革開放,重在發揮群眾首創精神,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2月9日,小崗村進行了第一次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的分紅,每人分得350元。當年“大包乾”帶頭人之一的嚴立華,全家6口人分紅2100元。
從當初的大包乾,到如今農民既能享受到土地流轉收入又能拿到村集體經濟分紅,小崗村的歷史與今天,是中國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生動寫照。
“回首改革歷程,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改革,都大量依靠基層幹部群眾創造的經驗,中央保護和支援幹部群眾滿腔熱情投身改革。”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說。
——改革開放,貴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打造中國經濟新的核心競爭力。
1990年,黨中央從改革開放全局出發,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更加自覺地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大創新驅動力度上來,不斷為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率先推進營改增改革,上海自貿區率先運營並把經驗複製到全國自貿區,持續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中迎來新發展。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經濟研究員亞歷山大·洛馬諾夫說,事實證明,中國的成功絕非偶然。
改革地標奮進
——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5月20日,一場面向全球企業的百日大招商活動在海南啟動,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推進全島自貿試驗區建設,高起點謀劃新發展。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發出堅定改革開放的有力聲音:
“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這是面向世界的宣示,這是面向未來的進發!
今天的中國,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轉型關鍵期的諸多挑戰。唯有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才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深處全球改革浪潮中,誰能趁勢把握改革先機,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凱爾德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改革地標的最新動向,傳遞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新信號: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繼續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正式發佈,以海南為新標桿,中國向世界展現了新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藍圖。
幾天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復》公佈,向世界描繪了雄安新區的美好藍圖。
舉目望去,神州大地,一輪新的改革開放春潮澎湃激蕩,氣象萬千!
國企國資、壟斷行業、產權保護、財稅金融、鄉村振興、社會保障……一系列關鍵領域改革向深水區推進,新起點上中國用實際行動昭示更堅定的改革開放決心。
“只有堅定不移將改革推向深入,真正用好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才能破解深層次的利益矛盾,破除積存多年的頑癥痼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大膽創新、銳意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將各項改革落到實處。
伴隨著雄安規劃綱要的公佈,一座未來中國城市樣板的模樣清晰可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用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這些民生內容,被濃墨重彩地寫進雄安規劃綱要的章節。
“雄安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一個樣板城市,著力解決好城市人口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李曉江說。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補齊重大制度短板,著力抓好改革任務落實……新起點上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改革開放更精準發力,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辦好辦實。
“改革,就是要用新辦法、新智慧去解決老問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說,進入新時代,關鍵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推進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敞開懷抱、加強合作,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發展潮流。
5月2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公告,自7月1日起相當幅度下降汽車進口關稅;5月1日起滬港通、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擴大4倍;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不久前瑞士銀行已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申請控股證券公司的外資機構。
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近期,中國主動擴大開放的一系列重磅舉措紛紛落地,贏得國內外廣泛關注和普遍讚譽。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40年後再出發,中國改革開放又到了新的歷史關頭。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新時代中國堅定深化改革開放的最強音。
5月28日,一場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雄安 探索人類發展的未來之城”的全球推介活動將要舉行。世界,將通過觀察雄安這個改革新地標,觸摸中國未來的改革方向。
小崗、深圳、海南、浦東、雄安……改革地標連通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