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文昌航太人:能為航太事業貢獻力量是一種榮幸

2018-06-13 17:24: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文昌6月13日電(枉源) “航太是一項關乎國家和民族(命運)的事業,能夠為這樣事業貢獻力量,是一種榮幸!”對於這樣的選擇,文昌航太發射場指控中心技術室主任王建很自豪。6月12日,人民網記者一行探訪了文昌航太發射場,在這裡感受到了航太人為航太事業作出的努力和貢獻,航太這個大平臺,也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文昌航太發射場,位於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境內,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該發射場可以發射長征五號系列火箭與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品質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太器的發射任務。

  作為低緯度濱海發射基地,文昌航太發射場不僅可用於滿足中國航太發展的新需要,還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帶來的離心現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減少,亦可通過海運解決巨型火箭運輸難題並提升殘骸墜落的安全性。

  如果不是有著一個航太夢,如今的王建可能是一名大學老師,或者是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員。而四年前的選擇,讓他成為了一名航太人。

  2013年底,28歲的王建從某大學資訊與通信工程專業畢業,並取得了博士學位。他說:“我們當年大多數同學的選擇,一是留校任教,二是去科研院所,但對於我而言,我更喜歡航太。”

  當時,中國首個濱海發射火箭基地——文昌航太發射場建設已接近尾聲,需要不少王建這樣的專業人士。“文昌航太發射場是一個全新的發射場,對於我這樣一個剛畢業的人來說,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廣闊的舞臺。”王建說。

  火箭發射是一個系統工程,而指控中心則是火箭發射的“大腦”,王建所在的團隊,就是為這個“大腦”正常、穩定運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這個“舞臺”雖然廣闊,但是需要自己有足夠紮實的功底才能保證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嚴謹而沒有差錯的。

  在我們航太領域,不可能依賴別人,一定要靠自己。王建和他的團隊,在一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二沒有案例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僅用半年時間,晝夜奮戰、攻堅克難,研發出國內首套國產作業系統下的指揮資訊系統,擺脫了對國外作業系統的依賴,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相比以往,這套系統使指揮員對火箭飛行狀態的把握更加直觀、準確,為火箭的成功發射提供了堅強有力地技術支撐。更重要的是,這一成功案例在航太系統引發強烈反響,更好地開發國產作業系統,實現資訊系統的自主可控,成為一股風潮。

  王建說,國內首套國產作業系統下的指揮資訊系統成功研發,更加讓自己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如果不創新,我們的事業就不會向前發展。創新,永遠在路上。”王建和他的團隊,正在探索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在航太發射中的應用,促進航太事業更好地發展。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