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連金普新區:勇立改革潮頭 “探路先鋒”邁向開放高地

2018-07-07 16: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位於大連金普新區城區中軸線金馬路中段,大路通衢襟連四方,萬丈高樓拔地而起,車馬川流,街市如晝。這裡是中國第一個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奠基之地。

  34年前,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奠基,成為中國改革開放重要標誌模式之一。彼時,大連金州區的大孤山鄉僅是散落著四個小漁村的貧瘠之地。1984年秋,當奠基石深深埋入這裡時,小漁村從此連通世界,“神州第一開發區”的名字從此響徹大江南北。

  在改革的號角吹響後,中國開發區的第一代建設者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僅靠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財政資金和2.3億元銀行貸款作為啟動資金,10年時間,硬是將巴掌大的小漁村打造出中國開發區的樣本——十年固定資產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協議投資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額、社會總產值等多項經濟指標,均居全國開發區之首。當年的小漁村華麗轉身,為東北經貿發展提供著不竭動力。

  大連金普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叢克說,創新是開發區的基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開發區發展關鍵便在於“新”。為此,該區率先實施了一批全國先行先試的亮點改革舉措:第一個挂出“開發區管委會”牌子;第一個成立“馬上辦”辦公室,提高辦事效率;第一個設立項目推進中心,改善投資軟環境……借吹遍中國大地的改革春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著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建設。

  2014年6月,大連金普新區正式獲批成為中國第十個國家級新區;2017年4月,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在大連金普新區正式掛牌。從“神州第一開發區”到開放先導區聚集,再到自貿試驗區,從當年的3平方公里到如今的2299平方公里,改革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隨著改革的不斷發力,改革紅利逐步釋放,城市經濟實現快速健康發展。據統計,34年來,從1984年經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高達2100多億元,佔大連市的28.6%,佔遼寧省的8.8%。大連金普新區已成為東北腹地經濟發展的龍頭和中國對外開放巨大成就的縮影。

  始建於1848年的大連鹽化集團,坐落于大連金普新區復州灣,這個擁有170年曆史的老牌國有企業,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大連鹽化集團董事長厲煥策表示,40年來,企業產品從只有普通工業鹽、氯化鉀、溴素、氯化鎂“老四樣”,現在逐步形成“海鹽+鹽化工+水產養殖+海鹽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近幾年來,集團職工收入每年以10%的幅度遞增,2017年,每人平均年收入達6.3萬元。在厲煥策看來,企業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後企業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舉措。

  除大連鹽化集團等傳統國有企業外,金普新區還涌現出一大批外資企業。截至目前,該區外資企業已達50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中近百家在此投資興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帶動產業集聚、引領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

  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的背後,是金普新區在管理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人才工作、優化營商環境等領域不斷突破進取的結果。據介紹,新區率先編制試行“六張清單”的創新舉措,即所有行政審批職能部門及審批事項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徹底實現“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新設立企業實現“四證一章”即企業1個工作日內便可完成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事項。這樣的效率開遼寧全省之先河,其速度也創下全國最快。

  減負基層、鼓勵大眾創業的大連金普新區實現了審批和監管有效銜接,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與此同時,簡政放權、精簡機構和大膽地“自我革命”,也成為金普新區創新社會治理的突破口。目前,金普新區管委會機構數量已減至15個,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工作機構、人員編制也均精簡30%。金普新區政府部門權力的“瘦身”,也激發了社會的創造力。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大連市委常委、金普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強表示,長期以來,大連金普新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開拓進取,已成為東北地區開放程度最高、現代產業集聚最多、管理體制與國際慣例接軌最好的現代化新城。

  改革永遠在路上。隨著新一輪東北振興的航程開啟,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的掛牌成立,以及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大連金普新區再次迎來了加快發展的歷史性機會。作為中國東北地區改革開放的窗口,金普新區正牢牢抓住發展機遇,已吹響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號角。(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