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非合作邁向更高水準
自2000年成立以來,中非合作論壇已經發展成為中非合作的響亮品牌,也成為引領國際對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幟。中非如何在更高品質、更高水準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人們普遍對即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寄予熱切期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內專家學者認為,著眼于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制定中非合作朝著更高水準邁進的新路徑,奏響中非人民心手相連親如一家的新旋律。
為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開闢廣闊空間
“習近平主席關於‘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的論述十分準確地點明瞭中非關係的歷史與未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雙方有著類似的歷史境遇和現實渴求,命運休戚與共。”中國前駐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埃及大使安惠侯認為,長期以來,中國給予非洲無私援助和支援。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巨大發展成就,非洲國家更希望借鑒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治國理政方略。在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勢力抬頭的背景下,中非合作有利於雙方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實現互利共贏。相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為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開闢廣闊空間。
中國前駐蘇丹大使李成文認為,新中國成立後的中非關係史,就是一部朋友兄弟間心心相通、命運與共的歷史。儘管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國際形勢動蕩多變,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更是中非人民的共同心願和呼聲。在中國打破西方封鎖制裁的鬥爭中,非洲兄弟與我們休戚與共,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在脫貧致富共同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為非洲送去了新發展理念,拓寬了非洲國家脫貧的動力源。中非新時期合作順大勢,得人心。經過幾代人的精心培育,今天的中非關係已成參天大樹,根深葉茂,碩果纍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李新烽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中非關係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前提和條件,也注入了強勁動力。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取得快速發展,非洲也得到了中國更多支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8年來,中非關係進入全面、穩定、健康、迅速的機制化發展軌道,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成果豐碩。中國與非洲有相似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鬥目標。作為中非關係機制化的發展平臺,中非合作論壇與“一帶一路”倡議雙軌並行,共同推進,為中非合作提供了廣闊平臺。中非合作論壇也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提供了深厚的民意土壤。
“此次峰會將出臺新的促進中非合作務實的舉措,並加強戰略對接。戰略對接將為中非合作之舟的航行指明前進方向。”李新烽表示,把“一帶一路”倡議與非洲國家的發展戰略進行對接時,要針對每個非洲國傢具有的不同特色與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的戰略對接,滿足不同國家的不同需要。這樣,“一帶一路”倡議為非洲國家的發展提供的動力就會更足。
將在新時期、新的歷史條件下豐富中非關係的內涵
“中非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在新時期、新的歷史條件下豐富中非關係的內涵,為中非合作提質增效。”外交學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說,把“一帶一路”倡議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更好地結合起來,將給非洲發展帶來更大推動力。比如,人文交流是中非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峰會前後,中非雙方將舉辦14場分論壇和配套活動,充分體現中非合作的全面性和多元化趨勢。峰會將進一步推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多項合作舉措,鼓勵中非人民更多參與其中,深化中非人民相知相親,為中非關係發展提供更充沛甘甜的“源頭活水”,使中非友好永續推進、薪火相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亞非合作中心執行副主任曾愛平表示,中非合作歷史久、範圍廣、領域多,內容豐富,成果豐碩。近年來,中非合作走向深入,以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為代表,涵蓋各個領域。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繼續聚焦非洲的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電力能源、工業園區建設等,這些既是雙方合作的重點,也是非洲國家亟待發展的領域。中非合作有利於非洲打破發展瓶頸,為非洲在人才、資金等方面提供支援。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將要通過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涵蓋和平與安全、人文交流、發展等各個方面,是中非合作深化的體現。
曾愛平期待中非在治國理政等方面展開更加緊密的交流。他說,中國與非洲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有很多共同點,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可為非洲國家提供借鑒,比如,執政黨制定國家發展規劃並予以落實,高效的政府、可預期的政策以及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建設工業園區等。中非政黨還可以開展更多交流,這將有助於非洲更好發揮“後發優勢”。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溫故知新、繼往開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將繪製中非合作新的藍圖,出臺更具針對性的中非合作舉措。”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表示,中非合作有穩固的民意基礎,共同利益不斷擴大,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具有良好的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