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長:陜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之一(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從小父親就給我們講爺爺鬧革命的故事,對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由衷欽佩。爺爺當年不僅自己獻身革命,還教育全家成為一個革命家庭,在他帶領下,家中共有17人投身革命,犧牲的親屬就有9人。現在生活好了,但我們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奉獻社會的家風。只有把理想信念的火種和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方能使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英烈謝子長的孫子謝明說。
謝子長,1897年生,陜西安定(今子長)縣人。1922年考入閻錫山辦的太原學兵團學軍事。1924年回安定縣辦民團,任團總。同年赴天津、北京,參加反帝鬥爭,參加進步青年組織“共進社”。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根據黨的指示回到陜北,利用民團團總身份進行革命活動。
1927年初,謝子長被選為安定縣地方行政會議主席團成員和農民協會促成會委員。組織和領導農民協會打擊封建官僚,懲辦土豪劣紳,被群眾稱頌為“謝青天”。同年10月,謝子長與唐澍等人組織領導清澗起義,任西北革命軍遊擊支隊營長、副指揮。
1928年5月,謝子長參與領導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委員兼革命軍第三大隊大隊長。後任中共陜北特委軍委委員。1930年,謝子長任陜北行動委員會軍事指揮部總指揮,在陜北、寧夏、甘肅等地做兵運工作。
1931年10月,謝子長和劉志丹等將南梁遊擊隊和陜北遊擊支隊合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1932年2月12日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遊擊隊,謝子長任總指揮,率部轉戰陜甘邊,創建革命根據地。
1933年夏,謝子長被派往察綏抗日同盟軍第18師,負責中共組織的工作,協助師長許權中指揮作戰。同年11月回到陜西,任中共中央北方代表派駐西北軍事特派員,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恢復和建立了陜北紅軍遊擊隊5個支隊,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據地。
1934年,謝子長任中國工農紅軍陜北紅軍遊擊隊總指揮部總指揮、紅26軍42師政治委員、中共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指揮部隊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陜北蘇區的“圍剿”。謝子長在長期征戰中,多次負傷,積勞成疾,終因傷病惡化,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縣燈盞灣逝世,時年38歲。毛澤東曾多次為謝子長墓題詞:“民族英雄”“雖死猶生”,並親筆寫了碑文。
同年,為了紀念謝子長,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決定將安定縣改名為子長縣。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陜甘寧邊區政府在瓦窯堡修建了子長烈士陵園,1954年重修後改名為“子長烈士紀念館”,並於2017年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每年清明節期間,謝子長家鄉李家岔鎮的中小學生都會來參加祭掃烈士墓的活動,緬懷先烈。全年前來瞻仰的人數超過8萬人次。(記者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