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贏得中美戰略博弈需要克服恐美心理
2018年9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從9月24日開始徵收10%,從2019年開始徵收25%。這一全面升級中美貿易摩擦的舉動,凸顯了中美戰略博弈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
這場由特朗普政府單方挑起的貿易摩擦,開出的價碼就是要中國“無條件投降”,即完全遵照美國單方面的構想,以非對稱的條件對美國開放中國市場,確保美國從中美貿易中單方獲利。所以,除國家層面對美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之外,我們普通大眾也要堅定意志,保持應有的定力。
然而,也有個別人在美國霸道欺淩面前服了軟,主張對美“認慫”。他們錯誤認為,當年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成功就是美國“恩賜”的結果。不僅將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戰略簡單曲解為“就是對美國開放”,而且將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解釋為“對美國交投名狀”。這些觀點,完全無視1949年毛澤東、周恩來做出的努力,以及美國單方面關門的舉措;完全無視1970年代初期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為中美關係緩和做出的重要努力;完全無視美國在制衡蘇聯威脅時對中國客觀的戰略需求;也完全無視中國從美國拿到的任何東西都不是免費的這樣一些基本事實。
因為恐美崇美導致對美國心理呈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人將對美國偶爾出於自身需要的所謂“友好表現”無限放大。典型的觀點,就是所謂美國對華出售武器超過了英國:“對華武器出口水準超過了盟國”;“不賣給英國的武器都賣給中國”。這是對美國對華武器出口政策誤解,當時因為應對蘇聯威脅的需求,中國確實獲得了一個特殊的出口管制分組,“友好的非盟國”,這是一個比當時南斯拉伕高,但是比盟國低的分組。
因為恐美崇美,有人根據自己的想像歪曲中國的外交方針。有人稱,小平同志曾經作出十六字重要指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韜光養晦,決不當頭”,然後據此來對中國有理有利有節反制美國的政策與戰略評頭論足。而實際上小平同志當年提出的對外關係指導方針是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
從上述典型症狀可以發現,恐美崇美本質上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和觀念。用美國學者傑維斯的話來說,屬於典型的錯誤思維定勢,是認知相符和一廂情願的認知方式所導致的錯誤。在這種錯誤的思維認知中,現實是可以被隨心所欲裁剪的材料,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故事都敢編。從政策取向來看,一些持有上述恐美崇美情緒的人,本能地不信任中國能夠走一條不同於美國的發展道路,實現一套不同於美國的體制。
贏得中美戰略博弈需要克服恐美崇美心理、樹立更多自信。全面看待和分析美國的實力,我們也有這個底氣。1945年之後,美國確實一度成為世界最具實力的超級大國,但從1945年以來,美國的實力份額和真實影響力,毋庸置疑地表現出了穩定的相對下降態勢。當前,美國經濟體量佔全球的20%上下,中國的比重則是15%以上;美國政府的負債率在2017年趕上並超過1944年的水準,達到了104%的歷史最高值;美國的基尼系數超過0.4並呈現持續不斷上升態勢。在已經開始並且持續升溫的中美貿易摩擦中,超過70%的聽證會出席者認為關稅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在此過程中,日趨具有瘋狂決策特徵的白宮團隊相信會發生重大的變化,中國需要的,則是克服恐美崇美情緒之後的淡定與從容,最終的勝利,必將屬於勤勞智慧勇敢的中國人民。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