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州市海珠區赤崗街道黨工委書記趙虎——把難辦的事辦好(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

2018-11-06 09:44: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廣州市海珠區的赤崗街道只有5.5平方公里,但18萬常住人口中,有將近一半是外來務工人員;轄區內還分佈著多家中直、省屬、市屬等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如何將大家攏在一起,形成共建共治、長治久安的合力,是趙虎腦中縈繞不去的問題。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趙虎,在赤崗已經擔任了7年的街道黨工委書記。

  在趙虎的推動下,2016年7月,佔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的“紅房子”黨建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依託這個有形的平臺,街道黨工委搭建了赤崗地區黨建聯合促進會、社會組織協同治理聯席會等載體,創建了青年智囊團、社區宣講團、平安聯盟、公益聯盟等14個工作品牌。這麼一來,便激發了轄區內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群策群力服務街道居民中,強化了職責使命。

  整合資源 加強溝通

  9月15日,一場迎國慶演出在“紅房子”上演,其中由退休老黨員編排的歌舞《我愛你,中國》格外引人注目。臺前臺後,一襲紅裙的張愛玲來回忙碌、丰姿勃發,完全看不出她今年已經80歲了。多年前在北方老家退休後,張愛玲跟隨子女南下定居廣州。

  “趙書記說,街道要建一個‘紅房子’,讓我們老黨員以此為家,編創文藝節目,弘揚愛黨愛國的正能量。”50多名老黨員很快組建了幾支文藝志願表演隊伍,張愛玲被推選為“紅房子文體指導員”。

  赤崗街道有機關團體、事業單位57家,“兩新”組織432家,居民小區147個,外加4個城中村。自從趙虎推動設立了“紅房子”,原本很少走動的“生鄰居”,成了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為加強區域內各單位黨組織之間的溝通聯繫,赤崗街道黨工委依託“紅房子”成立了黨建聯合促進會,下設黨建研究中心、區域發展促進中心、黨員教育發展中心、志願者服務中心。幾年來,各成員單位黨組織不僅在這裡找到了共同的家,還逐漸形成了“共興黨建、共抓事務、共促發展、共創文明”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礎上,街道組建起有101名黨建工作人員的隊伍,建立2000余名黨員的先鋒檔案,舉辦500余場政治生日暨先鋒檔案展示會。

  “通過‘紅房子’黨建品牌,街道黨工委注重在傳播力、影響力上下功夫,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社區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趙虎說。

  黨建引領 創新治理

  今年4月,家住鷺江社區的居民莫先生帶著一面寫著“忠於職守,為民服務”的錦旗來到赤崗街道,感謝社區評議團解決了困擾其許久的樓上鄰居裝修的問題。

  莫先生所說的社區評議團,目前已完全覆蓋赤崗街道22個社區居委會,由熱心社區工作、善於鄰里溝通、有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黨員、群眾組成,主動介入社區矛盾的化解,解決居民的煩心事。22個社區評議團至今已參與社區自治例會769次,協調處理各項工作事務矛盾糾紛共773項。

  除了社區評議團,在赤崗街道還活躍著由“兩委員一代表”組成的“303工作室”,由轄區內高校、企業和媒體的青年組成的“赤崗地區青年智囊團”等組織,他們聽取社區民意,參與社區建設,幫助解決社區難題。

  “舉綱持領,事無不定”,這個“綱”“領”,在趙虎看來,就是黨建。“基層社區是矛盾集中地、訴求多發地,必須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服務力,從而促進治理科學化,營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他說。

  赤崗街道人口結構複雜,社會治安壓力大。通過緊緊抓住基層黨建這個“牛鼻子”,趙虎帶領街道黨工委,成功整合轄區內中央、省、市單位和居民小區資源,牽頭成立了“赤崗地區平安聯盟”,創建了“聯動執法、聯勤安保、聯崗守望”的“平安三聯”機制。

  通過創新機制,整個赤崗地區整合形成了3支安保力量,一支是政府的執法力量,一支就是平安聯盟的保安隊伍,還有一支就是正在推進的社區治安資訊員。如今,赤崗大街小巷秩序井然,群眾收穫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迎難而上 敢於擔當

  以“紅房子”為陣地的各項工作紮實推進,讓赤崗街道基層黨員幹部更加勇於開拓,更加敢於擔當,面對矛盾困難,啃起硬骨頭來也更有底氣。

  在赤崗,亦村亦企的大江實業公司一直是個特殊的存在,它由多年前從二沙島搬遷到這裡的村民組成,依靠集體掌握的一些老舊物業收租經營,每戶持有一定股份,定期分紅。由於歷史原因,公司一直是自我管理。

  在上一次換屆中,由於內部利益衝突,公司管理運營陷入混亂。趙虎帶領幹部立即進行情況摸查,對所有能夠到府的群眾進行入戶探訪;在摸清情況後,街道制定了選舉規則。最終,大江公司經過規範程式選出了新的股東代表,管理層順利交接,事件穩妥解決。

  大江公司選舉完成後,趙虎又重點安排了區域“六亂”整治工作。由於歷史原因,大江公司居民原為水上居民,搬來大江苑地區後形成了獨特的“天光墟”集市,後來發展為全天性的佔道經營。趙虎探索出“協調治理”模式,半年後,這個存在20多年的城市治理難題,得到徹底解決。現在這個昔日的臟亂差典型,已經涅槃為城市微改造樣板區域。

  在赤崗幹部群眾的印象中,每遇難辦的事,趙虎都是帶頭去做最難做的群眾工作,處理最棘手的問題。“因為趙虎書記敢於擔當,工作過程中講究方法,赤崗街道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這是多位社區幹部發自內心的感受。

  當說起工作體會,趙虎表示:“我周圍有一個凝聚力、戰鬥力強的領導班子集體和精英團隊,背後有堅定支援我們的上級黨組織、充分信任我們的居民群眾,這是我們工作能夠出成效的關鍵所在。”

  一種情懷、一種擔當、一種堅守,這就是一個街道黨工委書記的心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