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實”字當頭推動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2019-01-16 13:0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 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

  ○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1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介紹本部門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各部門重在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連維良在發佈會上表示,將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實現一季度經濟發展良好開局,保持全年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重在形成精準投資、有效投資,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堅持補短板、穩投資、防風險相統一。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建設”“改造”兩個關鍵詞加大投資力度,在改善投資環境、項目推進、資金保障上下功夫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就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連維良表示,發揮好投資關鍵作用,重點是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圍繞“建設”“改造”兩個關鍵詞加大投資力度。

  “建設”突出5方面:一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強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力度;五是加強生態環保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改造”突出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

  在政策措施方面,將主要從3方面下功夫:

  ——在改善投資環境上下功夫。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度壓減項目審批時間。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今年要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22個城市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大中城市、國家級新區全面開展營商環境試評價。

  ——在項目推進上下功夫。爭取在一季度預下達大部分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推進在建項目加快實施,加快開工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儘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提高項目儲備數量和品質,按照近期、中期、長期儲備一批補短板重大項目。

  ——在資金保障上下功夫。加快發行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援在建工程及補短板重大項目建設。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運作的盈利模式,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資。

  近期,國家發改委批復了一批補短板項目的投資,受到社會關注。“發揮投資關鍵作用重在形成精準投資、有效投資,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連維良表示,在投資重點上突出補短板,在項目選擇上突出納入規劃的項目,在投資決策上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補短板、穩投資、防風險相統一。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財政部:該保的支出必須保障好,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等領域投入;該減的支出一定要減下來,政府要過緊日子,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取消低效無效支出

  2018年全年,我國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許宏才表示,2019年要有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許宏才說,這項工作主要從4方面著力:一是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包括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並加大優惠力度;對小規模納稅人交納的部分地方稅種,可以實行減半徵收;擴展初創科技型企業優惠政策適用範圍等。二是深化增值稅改革。三是全面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四是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同時清理規範收費,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力度。

  2019年,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許宏才表示,“加力”指的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加大支出力度。堅持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負擔,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清理規範地方收費項目,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和整治力度。根據經濟形勢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提效”指的是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堅持有保有壓,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要將預算績效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執行全過程,更好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繼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將難以支出的長期沉澱資金一律收回,統籌用於亟需資金支援的領域。

  “該保的支出必須保障好,要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投入;該減的支出一定要減下來,政府要過緊日子,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取消低效無效支出。”許宏才說。

  打通政策傳導“最後一公里”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條件要與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鬆緊適度,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朱鶴新表示,貨幣條件要與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鬆緊適度,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增強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針對性,主動動態優化,強化逆週期調節,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品質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朱鶴新說,把握好鬆緊適度的“度”,既要保持總量合理,也要著力優化結構。一方面,要把握好總量,為實體經濟提供足夠的金融支援,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應與名義GDP增速大體匹配。同時,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另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作用,做好定向調控和“精準滴灌”,特別是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三農”、扶貧、鄉村振興、“雙創”以及推動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等領域的支援力度。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我們的政策怎麼有效提高效率,在傳導機制上還要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朱鶴新表示,打通貨幣政策傳導的“最後一公里”,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進一步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使其主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打通環節,提高效率,解決好金融機構傳導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如何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朱鶴新表示,支援民營企業、支援小微企業是堅定不移的方向,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的雙支柱導向方面都給予了落實和支援。總的來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信貸投入有了很大增長。

  “下一步,要持續通過政策來引導,通過平臺的搭建來支撐,解決一些銀行不敢貸、不願貸、不會貸的問題。”朱鶴新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