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那些事兒】中國AI系統診斷準確度媲美兒科醫生 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2019-02-14 15:14: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2月14日電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慧(AI)研究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特別是在醫學診斷領域表現十分搶眼。不過,人工智慧診斷工具的應用一般還局限于相對標準化的靜態圖像數據。但中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人工智慧系統在診斷常見的兒童疾病方面比一些醫生做得更好。在這項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慧在識別影像的基礎上,通過自動學習病歷文本數據中的診斷邏輯,逐步具備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進一步讀懂、分析複雜的病例,這意味著人工智慧或將能像醫生一樣“思考”。

  據美國石英雜誌網站(QUARTZ)2月13日報道,國際知名醫學科研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2月11日刊發了《使用人工智慧評估和準確診斷兒科疾病》(Evaluation and accurate diagnoses of pediatric disease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文,這是中國在醫學診斷中應用人工智慧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全球首次在頂級醫學雜誌發表有關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基於中文文本型電子病歷(EMR)做臨床智慧診斷的研究成果。

  由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夏慧敏教授、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張康教授等專家領銜的醫療數據智慧化應用團隊聯合人工智慧研究和轉化機構,研發出了“輔診熊”人工智慧診斷平臺。該平臺通過自動學習從來自56.7萬名兒童患者的136萬份高品質電子文本病歷中“學會”了醫生的診斷邏輯,並將其應用於診斷多種兒科常見疾病,準確度與經驗豐富的兒科醫師相當。

  研究人員發現,這個人工智慧診斷系統對兩類重要疾病的診斷結果尤其出色:一類是流感和手足口病等常見疾病,另一類是急性哮喘發作和腦膜炎等嚴重或有生命危險的疾病。

  在某些情況下,該系統能夠以90%到95%的準確率診斷疾病。在所有類別中,人工智慧模型的診斷準確率均未低於79%,高於一組初級醫師,但低於另一組。不過,高級醫生總體上比人工智慧系統做得更好。

  文章稱,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人工智慧在診斷方面的好處,這項研究更是錦上添花。例如,去年10月發表的一項同樣來自中國的研究顯示,借助人工智慧演算法準確預測了88%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是否會醒來。

  去年,在北京舉行的一場競賽中,人工智慧系統在準確診斷腦腫瘤方面擊敗了醫生,顯示了人工智慧在基於圖像的診斷中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更有可能成為醫生有用的診斷工具,而不是在短時間內完全取代他們的判斷。

  石英網的這篇文章認為,人工智慧在疾病診斷領域的應用研究大多來自中國,不足為奇。中國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自2007年以來,中國的人工智慧論文數量增長了400%。利用這項技術來促進醫療保健特別重要,因為中國希望在農村和城市實現醫療保健的標準化,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提高醫療保健系統的效率。

  對於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的未來,夏慧敏教授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將會成為AI技術在醫療中實施應用的重要里程碑。其最大的貢獻在於,AI不僅僅能夠‘看圖’,而且能夠‘識字’,能像人類一樣讀懂文本中蘊藏的疾病資訊。但須要清醒認識到,我們仍有很多基礎性工作要做紮實,比如高品質數據的整合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需要演算法工程師、臨床醫生、流行病學專家等在內的多領域專家通力合作。此外,人工智慧學習了海量數據後,其診斷結果的準確性仍然需要更大範圍的數據對其進行驗證和比對。”

  (編輯:齊磊 劉世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