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中國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一論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講話精神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著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為我國擴大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指明瞭前進方向。習主席強調,我國將在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準入,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並在更多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這是黨中央著眼我國現代化事業全局、著眼推動高品質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高瞻遠矚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國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開放帶來機遇,競爭促進發展。這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一條重要經驗。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到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更大力度實施對外開放,我國的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經濟也越來越強。通過不斷開放市場,擴大準入,引入外資企業參與國內市場競爭,我國產業體系日益完備,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經濟體系效率和品質持續提升,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實踐充分證明,開放競爭是我國經濟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歷史地看,通過一定的市場準入限制保護國內幼稚產業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部分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今天,我國經濟總體上已經超越了依靠市場準入限制保護國內幼稚產業的階段。經過幾十年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體系,建立起全球規模最大的製造業體系,涌現出一大批高水準企業,我國企業家的才能得到世界公認,我國企業總體上已經具備了與國際強手同臺競技的能力。只有擴大對外資開放,創造更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引入國際高水準的市場競爭者,才能使我國產業和企業更好經風雨、見世面,成長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大市場主體。
開放競爭必然帶來挑戰和壓力,沒有挑戰不能超越自我,沒有壓力就沒有前進動力。過去一些“僵屍企業”僵而不死,大量過剩產能無法淘汰,佔用和浪費了大量寶貴資源。通過擴大開放競爭,將加速低效企業和過剩落後產能退出市場。從局部看,這是一種陣痛,但從國民經濟整體看,這有利於推動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市場出清,提高供給體系整體品質和效率,增加優質高效供給。
公平競爭能夠提高效率、帶來繁榮。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後,同內資企業一樣都是平等競爭的市場主體,是國家總體社會生產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要嚴格實施《外商投資法》,實施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加快制定配套法規和措施,一視同仁對待外資企業,為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在我國境內合法經營的市場主體創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當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興風作浪,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當此之際,是開放還是封閉,是前進還是後退,考驗著胸襟、眼界、智慧。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進一步擴大開放、歡迎外資的舉措一波勝過一波,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自信,意味著我國將在改革開放道路上繼續闊步前進,也將為全球合作共贏和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我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光輝的40年,更多精彩還在後面。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個偉大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