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網評:亞洲需要文明自信

2019-05-16 15:0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李 介

  在草木生長的美好季節,一場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盛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大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引領全世界了解了歷史上亞洲人民創造的輝煌文明成果,以及亞洲先人們開展的文明交流與對話。習主席呼籲亞洲國家和人民增強文明自信,堅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努力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

  亞洲需要文明自信。當前,人類社會充滿希望,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對於曾長期飽受外來侵略和奴役的亞洲來說,文明自信彌足珍貴,而對於渴望和平安寧、共同繁榮、開放融通的亞洲來說,文明自信又異常重要。

  亞洲有文明自信的底氣。這份底氣源於亞洲深厚的歷史底蘊。40多個國家、1000多個民族、2000多種語言、近百種宗教……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二人口,是世界多彩文明的匯聚之地,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人類文明因亞洲而更加絢爛多姿。如此璀璨的亞洲文明理當自信。

  增強文明自信,將有助於推動世界各國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亞洲文明,從來都是在對話中前進。幾千年來,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絲綢、茶葉、陶瓷、香料、繪畫雕塑等風靡亞洲各國,記錄著亞洲先人們交往交流、互通有無的文明對話。漫長的亞洲文明交流史讓我們相信:文明與文明的對話,有助於解決人類各種生存問題、發展問題;而文明與文明的對立,給人類帶來了種種慘痛的教訓。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艷。

  增強文明自信,將為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文化基礎。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文明也是一樣,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尤其是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等思潮不斷抬頭的背景下,推動不同文明攜手前行更有現實意義。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5月的北京街頭,形似盛開牡丹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標誌分外醒目。這朵“文明之花”象徵亞洲文明的絢麗多彩,也寓意不同文明的交流對話。增強文明自信,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加深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性的認知,不斷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亞洲文明之花必將絢麗綻放,人類文明的光芒必將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