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書寫大運河壯美新篇章——我國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綜述

2019-05-22 09:4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題:書寫大運河壯美新篇章——我國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綜述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林暉 王思北

  滋養廣袤大地,哺育億萬民眾,千百年來,大運河以水波為曲、槳帆為歌,傳唱著中華民族奔騰浩蕩的歷史壯歌,積澱了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

  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吹響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衝鋒號角。近3200公里長的大運河沿岸中華兒女,正奮力書寫大運河壯美新篇章。

  古老運河重煥生機

  山東棗莊臺兒莊,這個大運河畔的小城,曾因黃金水道流經而繁華一時。現在,漫步運河邊,不時可見到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利設施,讓人遙想起當年“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

  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但也面臨著遺產保護壓力巨大、生態空間擠佔嚴重等突出問題和困難。近年來,各地紛紛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古老的大運河重煥生機活力——

  河北省完成申遺河道保護及展示段工程,設立製作相關保護碑百餘個,改善遺址及周邊環境;

  河南省在大運河申遺點段建立遺產檔案和監測系統,及時掌握大運河水質、水量、環境等情況;

  浙江省杭州市出臺《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成為我國首個保護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

  ……

  此前召開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大運河保護管理工作獲得了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高度讚賞。大會報告指出,中國為應對遺產保護和管理工作方面的問題做了大量工作,這非常引人矚目且具有重要意義。

  “大運河作為一項龐大複雜的世界遺產,沿線的保護管理工作涉及社會、民生、環境、水利等各領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說,大會報告表明,我國對大運河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

  運河故事代代傳唱

  4月底的古城揚州,迎來了一群來自江蘇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的孩子。

  邗溝大王廟、吳王夫差廣場、東關古渡……在這次以“春行唯美揚州,品讀運河淵源”為主題的研學旅行中,他們走訪大運河揚州段部分歷史河道及遺產點,聆聽流傳至今的運河故事,暢想當年白帆蔽日、船歌悠悠的盛景。

  大運河的傳奇,就這樣鐫刻在少年心中。不難想像,多年後,他們將會把這些動人的故事講述給下一代。

  貫通南北,大運河孕育了水利文化、漕運文化、商事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舉辦展覽、開設主題課程、整理檔案資料、成立相關文化研究院……各地根據自身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傳承大運河文化,充分展示大運河獨特魅力。

  規劃綱要以專門章節突出強調,要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大運河遺存承載的文化,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揚大運河歷史凝練的文化,從這3個層次深入理解大運河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突出大運河的歷史脈絡和當代價值,以此統領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

  “古為今用,傳承利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說,規劃綱要就是要把大運河承載的古老文化活起來,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文旅融合激發運河活力

  璀璨奪目的燈光秀、靈動溢彩的花船巡遊、大氣恢弘的歌劇《運之河》……今年5月,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亮相揚州,大運河的絢麗風情在燈光與音符的交織中熠熠生輝。

  作為博覽會的重頭戲之一,“水蘊華章——大運河文物精品展”備受關注。來自國內大運河沿線6省19市的300余件(套)精品文物,展示了大運河各個時期的發展特色和城市文明,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

  依託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正在“華麗轉身”——

  北運河郊野公園、北運河桃花堤、“天子津渡”遺址公園……天津建成的一批以大運河為主題主線的文化公園,成為人們郊野生態休閒遊的選擇;

  運河故道安徽泗縣正積極謀劃建設泗縣大運河文化遺址公園、泗縣運河特色生態文化小鎮等,為利用古泗州文化而打造的泗州新城奠定基石;

  江蘇設立了首期規模為200億元的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成立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投資聯盟,意在以資本撬動創新,打造集景觀、文旅和經濟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群廊;

  ……

  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加快研究制定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高水準打造璀璨文化帶和繽紛旅遊帶;引導各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努力提供更多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