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自信為何重要?這裡有最權威答案

2019-06-19 10:57: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麼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文化自信力重千鈞、如此緊要?

  2019年第12期《求是》雜誌刊發的《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文,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6篇文稿中有關文化自信內容的節錄,包含了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諸多經典論述。潛心領會這些重要論述,有助於我們學懂弄通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內涵。來和筆記君一起學習吧!

   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基礎和標誌

  總書記說: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注:

  一個國家的發展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事關”來概括。為什麼文化自信重要到事關國運、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獨立性?循著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大歷史觀,把視野放到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170多年近代中國的苦難輝煌史、90多年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史中去探源、去體悟,就能明曉總書記提出文化自信的戰略考量和歷史大義。

  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5000多年綿延不絕、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精神滋養,也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近代以來,我們曾經因落後於時代發展的大勢而使民族自信受到極大損毀,也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迎來中華民族的文化覺醒與新生。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困苦,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邁開了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

   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總書記說:

  “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學習筆記”注:

  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對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有機整體的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脈相承、生生不息,貫通中華民族的過去、當下與未來,共同壘鑄了中國人民精神上的萬里長城,支撐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雄偉大廈。

  今天的中國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合乎客觀規律的必然結晶,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脫離了中國歷史和文化這個前提,脫離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個靈魂,就很難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客觀必然,很難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貢獻,很難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

  在這個意義上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堅定文化自信實質上就是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在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的今天,缺乏文化自信,沒有了精神獨立性,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會被釜底抽薪、失去精神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立不住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