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型信用監管來了:將更注重保護市場主體權益 探索建立信用修復機制

2019-07-19 10:5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國新辦昨天下午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指出,實施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將大幅提升失信成本。

  連維良指出,失信代價低、懲罰輕、傳播少是失信問題高發、頻發、復發的重要原因。今後,失信者的失信記錄將廣泛共用,因而有可能處處受限。失信資訊依法依規公示,讓失信者付出接受監督的成本。涉及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失信者將被列入“黑名單”,承受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失信聯合懲戒的成本。此外,涉及極其嚴重違法失信行為或與國計民生安全攸關領域的失信者,將付出在一定期限內甚至永遠被實施行業禁入、逐出市場的成本。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連維良:這次意見要求,以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工程品質、安全生產、養老托幼、城市運作安全等 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的領域為重點,對造成重大損失的失信主體及其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在一定期限內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直至永遠逐出市場。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失信行為反覆出現、易地出現的問題,失信行為的責任主體、責任人也將付出依法依規被問責的成本。

  將更注重保護市場主體權益

  連維良表示,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將更加注重市場主體權益保護。要嚴格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為非主觀故意和輕微或一般失信行為的失信主體提供信用修復渠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連維良:對有誤資訊要及時予以更正或撤銷,並採取措施消除不良影響。嚴肅查處違規洩露、篡改或利用信用資訊謀私等行為,加大信用資訊安全和市場主體權益保護力度。

  信用修復有前提 有程式 有限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解讀說,探索建立信用修復機制是本次指導意見一個重要的創新舉措。

  信用修復,指的是失信主體在徹底糾正失信行為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前提下;在接受誠信教育,主動做出守信承諾並按規定履行相關社會責任的前提下,依法依規退出“黑名單”並相應解除失信聯合懲戒,依法依規縮短或結束失信資訊公示,依法依規規範保存信用記錄的相關措施和過程。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連維良:信用修復不是簡單的“洗白記錄”,也不是簡單的“退出懲戒”,而是有前提、有程式、有限度的失信整改過程。

  連維良表示,對於輕微或一般失信行為,在徹底糾正失信行為並滿足信用修復前提的條件下,才可以按程式申請退出“黑名單”,並解除失信聯合懲戒。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連維良:在這兒我們要特別提醒,作為市場主體特別是有失信行為的市場主體,千萬不要相信現在網上一些關於“清洗記錄”“洗白信用”的非法廣告。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安排對這樣一些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治理。

  逐步把“信用破產”引入監管領域

  為了加強信用約束,防範各種類型的信用風險,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在昨天(18日)下午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逐步研究把“信用破產”制度引入相關監管領域。

  據介紹,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對企業和個人的民事交易行為信用記錄進行跟蹤記錄和資訊共用。政府部門通過共用相關信用資訊聯合懲戒,對包括企業和個人的市場主體形成約束,使得守信者越來越方便,不守信者越來越不方便。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局長 萬存知:我們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研究把“信用破產”制度引入相關信用監管領域。包括個人信用破產,也包括企業信用破產,將來有可能的話針對地方政府也建立信用破產制度。

  (編輯 陳曉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