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稅務之變:山路變網路 人工變智慧
(新中國70年)70年稅務之變:山路變網路 人工變智慧
中新社杭州9月27日電 (錢晨菲)從下鄉收稅到自主申報,從手工錄入到電子稅務局,從多頭辦事到“最多跑一次”……距離、效率、服務等方面的辦稅體驗之變,折射著新中國成立70年來稅收事業的改革足跡。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一家竹製品廠任職,每次去稅務大廳辦事走山路要4個小時、走水路要2個半小時,遇上風雨天氣耗時就更久了。”莫連江是浙江省湖州市妙西鎮的一名老會計,從業近40年,其見證了稅務改革之變,“從最初的手工發票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機打發票,再到如今的電子發票,領票再也不用去辦稅服務大廳,可直接郵寄送票到府。”
在浙江,以妙西鎮為代表的一眾山城水鄉,辦稅之路在日新月異中不斷變化:網路、郵路成為“看不見的路”,代替了山路水路,架起了便民辦稅的高速軌道——“網申郵送”稅郵協議。
浙江省多地稅務局與郵政速遞簽訂合作協議,整合受理揀票、封裝、封發、郵遞各項業務,由專人專線直接送達給指定區域納稅人,快速滿足納稅人的用票需求。在湖州,稅務部門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建立“白名單”,開闢“快速服務、按需領票”的綠色通道;在麗水,今年以來已經處理發票領用業務16601次,向納稅人郵寄發票100萬餘份,進一步縮短了稅務人與納稅人之間的距離。
除了從“跋山涉水”變“網申郵送”外,辦稅工具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陳匯東此前是一名基層稅務幹部,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對算盤滿是感情。在厚厚一摞文件中,陳匯東翻出了一方小巧的算盤,圓潤的珠粒經過歲月洗禮和掌紋摩挲,褪去了絳紅的油漆。
“我是1943年開始稅務工作的,那時每一個稅種的申報錄入,都需要人工經過反覆計算、多次核驗,用紙筆記,用珠算撥。一針一線都是生產的度量,一分一厘都是國家的稅收,出不得差錯。”他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以國有經濟為主,並沒有明顯的徵納關係概念;之後的稅收管理則重視稅法剛性。如今,納稅服務成為稅務機關的重要工作,徵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和諧。
珠算筆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隨著資訊技術不斷進步,現在納稅人只需在電子稅務局輸入銷售額,一鍵即能完成申報、扣稅,正確率極大提高。
如今,走進中國各地稅務部門,各類辦稅場景不斷刷新著民眾對辦稅的“原有認知”。昔日“大排長龍”的窗口辦理日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智慧化的“指尖服務”。智慧微信平臺、智慧套餐辦理等眾多稅務智慧產品被廣泛應用。
在浙江,依託“網際網路+稅務”的強大功能,納稅人可足不出戶在網上辦理超過90%的涉稅業務,實名身份認證、一體化申報繳納、整合發票管理、實時徵納互動等便民服務都可輕鬆實現;在廣東,稅務部門以智慧稅務全方位優化辦稅服務體驗,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V-Tax遠端可視自助辦稅平臺辦理“一次不用跑”清單業務達到60萬宗;廣西稅務部門則探索運用資訊化手段,以減稅降費報表數據為統一口徑,開發了電子化“減稅降費紅利帳單”,幫納稅人精確算好“收益賬”,讓減稅降費政策紅利明明白白落入“口袋”。
70年間,一系列創新辦稅舉措和個性化服務不斷出現,中國稅務故事正不斷呈現新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