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確保環境不超載、底線不突破 南京編制“三線一單”

2019-10-17 09:3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確保環境不超載、底線不突破,南京編制“三線一單”——

  城市發展,有了綠色尺規(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在一個城市,不同的區域應該發展什麼項目?在工業園區,引進和推出項目有什麼依據?在江蘇省南京市,隨著“三線一單”編制完成和落地,這些問題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三線一單”,指的是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按照生態環境部相關部署,各地正在推進“三線一單”的編制和落地,這是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進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夜幕降臨,在江蘇省南京市幕燕濱江風光帶,市民悠閒散步觀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裡曾是南京的化工基地,原有化工生產等各類企業404家。近年來,南京市棲霞區依法關停污染嚴重企業,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引導入園,實現了大變樣。

  眼前的變化,正是南京運用“三線一單”相關政策導向,踐行長江大保護的一個縮影。所謂“三線一單”,指的是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是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強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推進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記者了解到,南京市依託省級統一的“三線一單”編制基礎數據庫和工作底圖,先後完成了分類數據收集整理、數據資訊化、環境管控單元向量化、基本資訊校核等工作,基本完成“三線一單”編制任務,不斷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子。

  國土空間初步劃定為251個環境管控單元

  如果是晴天,從南京市浦口區東龍山向西眺望,遠看水天一色,近觀江灣草木蔥蘢。過去,橋林街道18.9公里的長江岸線上,最多時聚集了47家大小船廠,軋鋼聲不絕於耳。2018年,浦口區啟動長江岸線專項整治行動,十里造船帶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按照“三線一單”相關政策,南京市正在實施一批標誌性項目。

  “以往的環保手段以數據對比與衡量為主,對空間的管控缺乏有效手段。‘三線一單’將成為科學管控空間的方式。”南京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錢鋒介紹,以“三線一單”為手段,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理,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強基礎。

  “南京是跨江發展的城市,‘三線一單’體現了環保的全過程、全方位、全流域。”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李文青介紹,多部門多角度聯動,共同推進國土規劃、方案制度、匹配建設等;不是僅考慮一畝地或一個區域,而是將若干個管控單元納入制度設計。

  據此,南京全市國土空間初步劃定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共251個環境管控單元。以生態功能保護為主的優先保護單元109個,面積佔23%,嚴禁或限制有損主導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以開發建設為主的重點管控單元74個,面積佔26%,包括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和中心城區,開發活動應限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以城鎮生活及農業生產為主的一般管控單元68個,面積佔51%,其根據主導生態功能開展的建設活動不得影響管控單元內生態環境品質。

  李文青告訴記者,劃定和實施“三線一單”最主要的目標,是協調好發展與底線的關係,確保環境不超載、底線不突破。

  開發區引進和退出項目有了一把尺子

  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一家成立近20年的化工企業,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密胺粉等相關產品。但是該企業在生產密胺粉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很大。

  “根據園區‘三線一單’相關內容,該企業屬於與園區產業定位不符合的項目,在整改無法到位的情況下應予以關停。”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保護局局長朱永強介紹。目前,該企業相關關停工作已完成並通過市級驗收,遺留危廢于2018年11月處置完畢,房屋搬遷補償協議已達成,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清算和營業執照登出工作。

  遠不止這一家企業。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行業整治行動中,共有9家企業被關停並轉,其中1家被直接關停、3家要進行轉移、5家需進行升級。按照要求,整治行動將於2020年底之前全部完成。產業的退出降低了區域環境風險和能源消耗,也騰出了環境容量和空間資源,促進了開發區產業的提檔升級。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陸昊南介紹,在新項目引進上,“三線一單”提供了更專業、可操作、有依據的抓手,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細化已有粗線條的產業政策,使項目落地更科學、靈活和符合實際。

  陸昊南介紹,今年上半年,有一家光伏行業多晶硅生產企業前來洽談落地,雖然其產值有10多億元,但由於屬於高能耗企業,名列負面清單和限制禁止類產業目錄,因此被婉拒了。另有一家消泡劑研發類企業,雖然消泡劑的生產也在限制禁止類產業目錄上,然而是從事前端測試研究的數據包開發研發,符合“三線一單”的相關內容,沒有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也未進入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被順利引進落地。

  數字化平臺實現項目自動化識別和全鏈條管控

  對於開發區來說,新項目是否可引進、老項目是否需退出,還將有更便捷、可操作的途徑——“三線一單”管控自主研發平臺。

  打開這個正在研發中的平臺,上面的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板塊,可見地圖上分佈著2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位置及簡介,包括成立以來的項目審批情況、排污許可證情況、一企一檔相關情況等。總體數據中,可見去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922.87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404.90噸,氨氮排放量為5.95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3.79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248.55噸。點擊統計功能,還能分析出每種類型企業排放量、統計排名等。

  據了解,“三線一單”編制後要落地應用,就要將過去分散的、不明確的、難以落地的管控要求整合起來,落實到具體的環境管控單元,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在“一張圖”上看得清、用得好。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服務處副處長畢曉玲介紹,環評審批是工業項目落地的關鍵環節,“這對專業人員的依賴性很強,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斷”。這一工作落到平臺後,只要將項目的產業類型、污染物排放量、四至範圍輸入,就可自動分析出該項目是否符合該園區的產業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是否與余量相契合,以及是否佔用生態紅線等。這將減少主觀因素的干擾和差錯,形成工業項目準入、建設、監督等全鏈條全過程管控,並將與省、部環評平臺打通。

  “三線一單”管控自主研發平臺的另一個試點應用,是在長江岸線方面。據悉,下一步該平臺有望覆蓋南京全部園區及長江岸線,並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指導下向其他各設區市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姚雪青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