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文明行】“黑帽子”成回憶 老蘭州打趣:幹嘛還要出去?

2019-11-12 08: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蘭州市環境監察局監察三科主任科員馬青(台灣網 劉洪羊 攝)

  台灣網11月12日甘肅訊 (記者 劉洪羊)10日,晨幕初展,甘肅省蘭州市尋常的一天從市民河邊慢跑、老人們喝茶聊天中展開。而與此同時開始故事的還有我們的主人公,蘭州市環境監察局監察三科主任科員馬青。

  “坐公交時,閉著眼睛靠鼻子聞著味兒就知道到哪一站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馬青向記者說道,以前老蘭州人總是怎麼調侃天氣。的確,長期以來,大氣污染一直是蘭州人民的一個重大“心肺之患”,也是外界認識蘭州的一張“負名片”。人們曾這樣調侃:“蘭州的太陽和月亮一個樣,白天和晚上一個樣,麻雀和烏鴉一個樣,鼻孔和煙囪一個樣。”這裡面蘊含著全市人民對大氣污染的無奈和怨氣。嚴重的大氣污染,導致一些蘭州人甚至想方設法離開蘭州,到南方城市另謀發展,為的就是呼吸上新鮮空氣。

  對此,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踐行“兩山理論”,舉全市人民之力向大氣污染宣戰,突破性地摘掉了長期罩在城市頭上的“黑帽子”。“環境監察被視為環保‘城管’,相關單位可能因污染問題面臨整改、罰款、甚至停工停產,因此,環境監察人員一般不受監察對象的歡迎。但我一直跟他們解釋,政府是服務企業的,保障企業的良性發展。”馬青說到。

  據記者了解,針對中央和省屬大企業佔主導地位的產業結構,蘭州市堅決打消“大企業難管、不好管”的顧慮,把治污重點聚焦到高污染企業上,對老城區工業污染源採取“改、停、關、搬”的措施。“改”就是通過工程化措施,強化工業污染排放治理;“停”就是在污染最嚴重的冬季採暖期,對高排放工業企業實行停產減排;“關”就是對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後產能企業進行關閉淘汰;“搬”就是推動工業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市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騰籠換鳥”騰出環境容量。馬青表示,“就像醫生看病一樣,有小疾病要趕緊去治理,在不斷治理的過程中,逐步恢復、獲得健康。監察工作也是同理,發現問題要去整改。提出問題而置之不理,越拖越嚴重,最後只能停改和倒閉。”

  “以前是問題現在是現象”馬青說。據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蘭州市空氣品質逐年改善,2018年標準狀況下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212天,消除了人為因素導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PM10、PM2.5兩項顆粒物濃度連續7年下降。“以前蘭州女孩在冬天穿白色羽絨服的基本沒有,現在基本都是。”馬青感嘆,十幾年前很多人真的不想在蘭州這個城市生活,想出去。但現在,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覺得這個城市很乾淨,雨水很充沛,植被恢復的很好。而那些調侃的老蘭州人到了冬天都不願意出去,他們打趣“蘭州有暖氣,空氣也很好,我們幹嘛要去外地過冬?”馬青笑著對記者表示。(完)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