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制度自信紮根於人民的內心深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和實現的路徑。要貫徹落實好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就必須首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紮根於人民的內心深處。有了制度自信,人民才會自覺、主動、積極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努力把這一制度優勢轉變為治理國家的強大效能。
一、制度自信的涵義
一個國家的制度自信就是人民把自己的制度視作本國引以為傲的創造,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看待這個制度,高度認可、認同、推崇、尊重這個制度,自覺遵從、執行、維護、發展這個制度,使這個制度永葆生機活力,持續持久高效。
制度自信在西方發達國家非常普遍。許多西方精英堅信“西方中心論”,認為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特別是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的政治制度是優於非西方國家的制度的,是其他國家的制度建設的榜樣和國家發展的未來。冷戰剛結束,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就發表了《歷史的終結》一文,認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標誌著共產主義運動的終結,所有國家的歷史發展只有一條可走的路: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可以說,“歷史終結論”是西方國家制度自信的頂峰。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機勃勃,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觀點:“客觀事實證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並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隨著中國的崛起,所謂歷史終結論有待進一步推敲和完善。人類思想寶庫為中國傳統留有一席之地。”
根據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闡釋,中國人民的制度自信就是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適合中國國情、維護人民利益、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能夠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是能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於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制度。
二、制度自信的根據
近代以來,由於舊中國積弱貧窮,深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國民中曾經存在嚴重制度自卑。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崛起,通過與舊中國、與當代西方國家情況的對比,中國人民逐漸確立了制度自信。
1.制度自信來自新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了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制度,並積極推進這些制度的實施,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國家綜合實力持續提升,中國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多年來一直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科技、軍事發展日新月異。在航空方面,殲20、運20、C919相繼研製成功;在航太方面,長征系列火箭、神舟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探月器、北斗導航系統,令人目不暇接;在航海方面,055驅逐艦、航空母艦、新型核潛艇、大型登陸艦的製造出現井噴現象;在導彈方面,東風26、東風17、東風41、巨浪3都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在人工智慧和網路技術方面,以華為、騰訊、大疆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迅速成長,產品引領風尚,逐步走向了世界技術發展的前沿。減貧事業成就歷史空前、世界稱讚,累計使7億多人實現脫貧,全面小康社會即將建成。中國的發展故事精彩,中國的發展成就巨大,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人民的獲得感、對國家的滿意度始終處於高位,這是我們制度自信的充足資本和底氣。
2.制度自信來自新中國制度與舊中國制度成效的比較
舊中國,長期存在的是帝王封建專制制度以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經濟制度,老百姓深受壓迫和剝削,生活悲慘。僅從吏治制度上來說,舊中國就存在著種種弊端,如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用人不公,買官賣官、人身依附、黨爭不絕,貪婪奢靡、魚肉百姓、官本位嚴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吏治腐敗更是我國歷代王朝走向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科學制度體系,包括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堅持黨指揮槍,堅持“一國兩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這些都是新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比舊中國具有的顯著優勢,為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這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基本根據。
3.制度自信來自我國制度與西方制度成效的比較
古羅馬思想家塔西陀曾說:“要想認識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人有了更多的機會親身觀察、體會中西之別,並在比較中得出結論,增進對本國制度的認知與認同。人們常說,中國人在國外住的越久就越愛國。那是因為,在國外待的時間越長,就越能體會到中國的制度優越性。經常出國的人,當他們在國外看到政治惡鬥、難民危機、社會撕裂、民粹橫行之後,就會不自覺地思考“西方之亂”與“中國之治”的深層原因,大家給出的答案就是中國有獨特的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曾就我國的政黨制度指出:“通過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目前,應對西方制度運作中出現的棘手問題和困境,應對人類共同發展提出的難題和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給出了一個他國可以借鑒的價值引領和解決方案。
三、制度自信的作用
人民擁有制度自信對一個國家來說意義重大。只有擁有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才能讓中國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讓中國為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制度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力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孜孜以求的宏偉目標。堅定制度自信,才能使全國人民聽黨話、跟黨走。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掌舵人,它保證了中國社會朝著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不犯顛覆性的錯誤,它是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的主心骨,帶領中國攻堅克難往前走;堅定制度自信,全國人民才能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一直走下去,才不會“改旗易幟”,不會走向邪路、彎路、老路。世界上沒有一個政黨和國家會提出“兩個一百年”這樣的奮鬥目標,使全國人民可以在幾十年堅持一個正確的戰略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惟有我們的黨和國家;堅定制度自信,全國人民做事才不會猶豫,決策會更加果斷、步伐會更加堅定,才能有更強的執行力,更大的實踐成效;堅定制度自信,全國人民才會覺得生活有奔頭,事業有幹頭,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制度自信是實現中國長治久安的有力保證
制度自信對於確保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是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促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取得新勝利,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制度自信也是應對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有力保證。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我們要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制度自信還是促進國家跳出興衰的“歷史週期率”的有力保證。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決議,我們要總結分析我國歷史上制度建設的成敗得失,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力,提升制度實施效能,為跳出“歷史週期率”、實現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借鑒。
3.制度自信是維護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力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我國外交的政策理論、涉外法治工作制度、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等制度。堅定這些制度的自信,認真實施、執行這些制度,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創造出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外部條件,極大地促進中國科技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為維護世界和平提供更堅實的力量支撐。堅定制度自信,才能站在對外交往的道德制高點,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維護完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支援廣大發展中國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推動解決全球發展失衡、數字鴻溝等問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共同發展。堅定制度自信,才能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機制變革。推動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能力等原則基礎上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維護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援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平臺機制化建設,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
四、制度自信的實現路徑
中國人民的制度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來自於人民的生動實踐,來自於人民的接續奮鬥,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扎紮實實做好以下工作。
1.堅持和鞏固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是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體系發展的巨大成就和顯著優勢,我國國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動都要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使這些顯著優勢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使之長期保持並不斷增強這些優勢。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全民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要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現象,把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2.完善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在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制度體系完善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我們要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既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抓緊制定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的制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既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把握黨和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走過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還要吸引借鑒國外制度建設的優秀文明成果,並隨著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使我們的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優越性充分展現,永葆生機活力。
3.宣傳和教育
人民的制度自信不會自發形成,需要發揮宣傳教育的威力。要把制度自信宣傳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要把全會精神學習宣傳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宣傳教育結合起來,廣泛深入宣傳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刻認識新中國70年曆史性變革和成就背後的制度邏輯、制度優勢,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充分發揮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人民教育家、人民科學家等不同領域先進人物作用,講述“中國之治”的故事,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優越性。加強形勢與政策宣傳教育,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打牢愛國主義思想基礎。高校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單位要深化理論研究闡釋。圍繞全會提出的重大思想觀點、重大制度安排、重大工作部署,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討交流,撰寫理論文章,為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提供堅實學理支撐。要抓住廣大幹部群眾關注的深層次思想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闡釋,更好地統一思想認識,引導他們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來之不易,擁有高度的真理性和科學性,必須倍加珍惜、愛護、堅守和昇華。
(作者係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