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澳門發展離不開“一國兩制”——訪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

2019-12-13 13:4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爽朗大氣、快人快語,離回歸紀念日越來越近,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也越來越忙,各種採訪、活動應接不暇。1988年加入澳門基金會工作,現年55歲的吳志良見證了基金會的成長,也見證了澳門回歸後翻天覆地的變化。

  澳門回歸20週年前夕,記者採訪了吳志良。

  記者:作為澳門回歸的親歷者、見證人,您記憶中關於回歸最深刻的印像是什麼?

  吳志良:印象最深的是澳門社會各界“翹首盼歸”的心情。回歸前,澳門治安不好、經濟不景氣,社會各界最期盼的就是早日回歸,期待著回到祖國之後澳門人當家做主,期待著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澳門可以快速地實現經濟增長、社會安定、生活改善。

  記者:回歸20年,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功。您認為成功經驗有哪些?

  吳志良:回歸以來,澳門的變化有目共睹。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是澳門回歸以來最大的收穫。我認為,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中華文化傳統在澳門根深葉茂。過往的經歷讓澳門人對“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這句話深有體會,國家強大,澳門就發展;國家貧弱,澳門也受欺負。

  二、從澳門特區政府到廣大市民,對“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有全面準確的理解。澳門人非常清楚,“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于“一國”之內。澳門回歸20年來,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嚴格依法履行職責,以行政為主導的政治體制有效運作。

  在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關鍵問題上,澳門人毫不含糊,不僅按照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成功進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並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還在澳門舉行國家安全教育展,培養、樹立維護國家安全的觀念和意識。在學術界也是如此,愛國愛澳力量掌握話語權和輿論導向,在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問題上旗幟鮮明、理直氣壯。

  三、愛國愛澳成為澳門核心價值。澳門愛國愛澳的社會基礎來自於導向鮮明的愛國主義教育。澳門特別行政區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國家民族觀念。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的首份施政報告,就旗幟鮮明地把“加強推進愛國主義和公民意識教育”列入施政目標。從家庭、學校到社區,都以多種形式、深入而廣泛地開展愛國愛澳教育。

  四、抓住了民生這個最大的政治。澳門特區政府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財政收入增加後,政府就大幅提高民生的支出,現金分享、養老金、免費醫療、長達15年的免費教育,良好的福利讓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成就了今天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記者:澳門以“社團文化”著稱,社團在澳門社會生活中起到怎樣作用?

  吳志良:發達的社團網路對澳門社會穩定和諧有重要作用。社團的存在首先對政府行政起到很大的補充作用,特別是在社會服務方面。其次是上傳下達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社團接觸的人群很多,工作很細。另外,澳門社團文化成就了很強的社會治理和自治能力,有很多獨特的經驗可以總結和分享。

  記者:您所在的澳門基金會在澳門無人不知,但內地讀者可能還不太了解。請給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吳志良:澳門基金會是法人機構,主要活動覆蓋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科學、學術及慈善等領域。1984年成立時,由於資金有限,只能做些小規模的慈善資助工作,主要側重科技文化方面。澳門回歸祖國後,基金會迅速成長壯大。2001年,澳門基金會與澳門合作與發展基金會合併成為現在的澳門基金會。基金會80%的資金通過轉移支付助力澳門的社團、教育機構開展工作,但我們與社團的關係並不僅僅是基金會提供資金、社團負責做事那麼簡單。我們希望與社團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社團培養更多的人才,也希望社團的活動使更多市民受惠。

  記者:您是學歷史出身,澳門基金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編輯本地歷史文化叢書。您認為歷史研究對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有何重要意義?

  吳志良:回歸以來,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援和推動下,澳門學術界通過整理、出版文獻檔案並做大量研究,牢牢將歷史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歷史話語權其實也等於政治話語權。回歸後,澳門需要新的價值體系。拿回曆史話語權,社會的主流民意、主流價值得以建構起來,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論,避免社會的撕裂。如今,基金會推動的“澳門學”已初具體系。在此基礎上,人們得以深入了解澳門的歷史發展規律,深入了解澳門社會的發展情況,為深度挖掘澳門價值、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路徑選擇和工具。

  記者: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您認為澳門應該如何發揮優勢把握這一重大機遇?

  吳志良:澳門地方很小,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給它帶來一個巨大的舞臺和發展空間,“一國兩制”的優勢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澳門定位為“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多元文化共存的澳門經驗,確實值得挖掘和總結。在社會民生和城市管理方面,澳門也有很多經驗。澳門還可以利用其在葡語系國家的歷史聯繫和人脈優勢,做溝通聯繫的工作。

  澳門在發展,發展中也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一國兩制”,都需要通過更積極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來解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