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民生 兜住底線——三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光明日報評論員
“國以民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的重點工作包括: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強化民生導向,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切實增加有效投資,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要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續改善人民生活。
經濟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要把持續推進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有機統一起來,實現二者良性互動;另一方面,也要將保障水準的提高,建立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唯有這樣,民生改善才能實現有保障、可持續。調結構、惠民生,不僅要將民生投資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還要為創新投資,促進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養老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政府要承擔責任,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而對那些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非基本公共服務,可通過深化民生服務領域改革來支援社會力量增加有效供給。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確保民生,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是重中之重。政府要發揮作用保障基本民生,關注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會議指出,要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等,這都旨在兜住基本生活底線、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會議指出,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深度貧困殲滅戰面對的是最困難的地區和群體,因此要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舉措,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
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動態變化的,這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斷提出新要求。對於就業、養老、住房等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樣提出不少具體措施。就業是民生之本。要繼續做好穩就業工作,著力健全有利於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的體制機制,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養老方面,未來既要完善政府保障基本養老服務的能力,也要通過放寬準入、改革公辦機構、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來激活養老消費市場。再次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意味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將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要切實做到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等一系列舉措形成合力,更好滿足百姓的居住需求。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加快民生領域補短板,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這不僅可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釋放需求潛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會議提出,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今年以來水果價格波動、豬肉價格上漲,凸顯了提高重要農產品產能穩定性的重要意義,這也應成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今後保供穩價要與促進轉型升級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農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僅需要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更需要民生持續改善。經濟發展不停頓,民生改善不止步。始終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民生事業不斷進步,就能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步步變為現實。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16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