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態文明@濕地】貴州全國首個生態法庭:審得清江河污染 判得明民事糾紛

2019-12-25 15:2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位於紅楓湖畔。(何川 攝)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位於紅楓湖畔。(何川 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 何川)一河跨數區,污染頑疾怎麼治?母雞受驚不下蛋,損失怎麼算?12月22日,紅楓湖畔,在全國首個生態法庭——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羅光黔向“生態文明@濕地”記者團揭曉答案,並講述這個法庭的成長歷程和意義。

  以法為尺 治污打破行政藩籬

  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成立於2007年11月20日,當時名稱為“清鎮市環境保護法庭”。

  “這個法庭的設立,追根溯源是因為貴陽市老百姓的‘水缸’紅楓湖藍藻爆發,水質一度為劣五類,影響幾百萬市民飲水安全。”羅光黔說,湖水污染來自上游河流,而行政區劃對河流污染治理形成了天然藩籬,造成治污成果不理想。經過緊張週密的籌備,這個法庭成立了。

  截至目前,環資庭受理了近30件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其中,2011年,中華環保聯合會、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與貴陽市烏當區定扒造紙廠水污染責任糾紛案被評選為最高法九起典型案例之一;六枝特區人民檢察院訴鎮寧丁旗鎮人民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一案,于2017年3月被最高法院評選為十大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環保法庭成立後成果顯著。(何川 攝)

  環保法庭成立後成果顯著。(何川 攝)

  人性執法 巧判生態民事糾紛

  2013年,清鎮市環境保護法庭更名為“清鎮市生態保護法庭”,最後又確定為“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更名背後的意義是法庭許可權的擴大,根據貴州省高院的指定,法庭還要管轄安順地區、貴安新區轄區內涉及環境保護的民事、行政案件。

  羅光黔說:“法庭審理的案件中,有個關於母雞的案例,體現了民事案件的複雜性和特殊性。”

  “我記得當時貴州正在修高速公路,每天要放炮開山。工地附近有一個養雞場,養雞場的主人起訴建築公司,說放炮導致他家的母雞不下蛋,還有一些受驚嚇致死,要求賠償。根據村民的演算法,他損失的不只是雞蛋,因為母雞不受孕了,按照雞生蛋、蛋又生雞的規律,他損失的還有一大批小雞,因此提出的賠償額度比較高。”羅光黔說,“我們首先是找證據,通過專家解剖死雞,證明施工放炮的確影響了母雞的生育,造成了村民的損失。然後,再找養殖專家陪審,拿出科學數據,證明一隻母雞在一段時間內能產多少蛋,大致確定了損失的額度。最後,雙方都對這個賠償額度都心服口服,訴訟得到了圓滿處理。”

  據了解,類似的民事案件還有水電站上游截流,下游水產養殖戶起訴魚兒致死糾紛案、貴陽市區公民起訴公共施工噪音影響生活糾紛等等。在這些案件審理中,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逐步建立了100多人的專家庫,通過各行各業專家提供的科學理論、精確數據來進行案件的調解和審理。

庭長羅光黔介紹情況。(何川 攝)

  庭長羅光黔介紹情況。(何川 攝)

  砥礪前行 生態法庭不斷創新

  生態法庭每向前一步,面對的都是未知領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法庭對侵害生態的主體執行補償金後,這錢交給誰用,怎麼用是個大難題。”羅黔光說,最開始,生態損害補償金直接交到地方政府的手上。法庭追蹤執行情況時卻發現,這筆錢沒有被用於生態損害補償,而是用作其他民生建設。如何確保專款專用?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做了嘗試:一是成立環保基金,二是直接和環保部門合作,專款專用。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日益重視,普通群眾也參與到了環保案件中,成為監督法庭公正、公開的主要力量。

  “我們的庭審都有網路現場直播,群眾可以隨時監督。審理中,我們的專家建議不作為證據使用時,原告、被告如果覺得專家與案情有利益牽連,可以申請讓專家回避,自己找專家來提出建議。如果是作為證據使用,則要充分確保專家的權威性和建議的科學嚴謹性。”

  截至2019年11月,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已受理各類環境保護類別案件2390件,審結2342件。先後被授予“全國法院先進集體”、2013“貴州省工人先鋒號”。榮立“集體三等功”二次,集體一等功一次。被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為全國首批“環境司法實踐基地”。

  羅光黔說,看今後的發展趨勢,環保法庭審判人員的專業化還要有突破,希望我們的大學能培養一批既有環保專業知識,也有法學專業背景的綜合型法官,推動生態法庭不斷創新。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