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評“疫”】做足精準文章,書寫復工復產答卷
疫情防控不能鬆勁,經濟發展不能耽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總體形勢持續向好,為全面有序復工復產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企業復工開工數量正穩步攀升。以央企為例,96家中央企業所屬2.3萬餘戶生產型子企業,復工復產率超90%。中國製造業五百強復工復產已達97.08%。復工復產穩妥推進,經濟從“冬眠”中逐漸復蘇,既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科學統籌,更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積極作為、精準發力。
精準發力,就要在推進政策落地上做文章。國務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人民銀行會同多部門出臺30條政策措施支援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給企業復工復產送來了“及時雨”,為恢復經濟秩序注入信心與力量。與此同時,為推動這些政策及時精準落地,各地黨委和政府也緊密結合實際,紛紛放大招、出實策,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比如,河北推出10條稅收措施,重點支援企業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北京出臺16條措施減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包括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結合地方實際,精準出臺契合防控形勢、適用有效的政策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不竭動力。
精準發力,就要在解決企業難題上做文章。工人返崗難、物流原材料受影響、生產運作成本高、資金週轉壓力大……對於不少企業來說,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一定影響。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必須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精準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在這方面,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實踐——在安徽,政府集中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確保“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在福建,有些地方還為農民工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在廣東,人社部門與周邊主要勞動力輸出省區聯手,組織“點對點”專車專列……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精準把脈開方,及時解決實際問題,讓企業吃下定心丸,為復工復產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精準發力,就要在優化政務服務上做文章。對企業來說,疫情之下推進復工復產,最頭疼的就是遇到“腸梗阻”,致使生產運營的“微迴圈”變成“死迴圈”。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政務服務也需要精準高效,這樣才能幫助企業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讓經濟社會發展儘快步入正軌。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26日召開會議強調,要把各項惠企政策儘快落實到位,完善政策配套實施辦法,在一體化政務平臺上建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使各項政策易於知曉、一站辦理。實踐證明,採取網上辦、自助辦、掌上辦、諮詢辦等形式,推動“無接觸服務”“不見面審批”等全面開花,不僅能夠最大程度避免疫情傳播風險,還能做到政務服務“不打烊”、“不斷檔”,讓企業和群眾安全、安心在家就能把事辦好,真正做到政務服務“零跑腿”,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加快恢復。可以預期,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把壓力轉化為轉型升級的動力,中國經濟必將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熱潮中釋放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始終不會改變大河東流的奔騰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