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河網評:構建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消費扶貧模式
日前在京召開的脫貧攻堅約談會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強調大力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做好這道“加試題”,勢必要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推動消費扶貧因勢而變。
穩定脫貧的根基在產業上。要想產業興旺,就得產品暢銷。消費扶貧要成大氣候,不能靠同情式購買,也不能靠官員網紅帶貨,應立足脫貧攻堅成果長久鞏固、城鄉經濟融合發展,把扶貧消費提升為城鄉供需有效對接的穩定供應鏈。這就需要建立“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消費需求”迴圈鏈,使產品的生產端與需求端無縫對接,架起從地頭到餐桌的橋梁。
電商布網全覆蓋,適應疫情防控需要。近來有不少地方官員、第一書記化身“網紅主播”,借直播平臺,為當地農產品代言推介。這當然值得提倡,但長久來看,仍要靠農民提升銷售能力,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躍升。疫情發生以來,“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網上超市”這些數字商貿新模式,已讓消費者嘗到便捷的甜頭,消費扶貧應從中得到啟發。加快新型消費對農村的覆蓋,農產品“生鮮電子商務+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市場新模式,應加快與田間地頭對接。形成“基地+網店”的供應鏈體系,設置消費扶貧直供流量入口,讓貧困地區農產品以便捷的方式進入千家萬戶。
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綠色健康放第一。消費扶貧要做成產業引擎,關鍵要有好產品。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消費已從吃飽為主轉向吃好為主。“好”的標準,離不開綠色化、特色化。從種植環境到種植、儲備、加工全過程都要綠色化,少用甚至不用化肥、農藥、添加劑,讓人吃著放心。要賣得出去,賣得搶手,賣得長久,必須引導農民進行規範化、標準化生產,守住綠色底線,並施以適度包裝,讓這些農特產品保持地道本色,充分展示出“小家碧玉”的魅力。
推進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由粗放的原生態產品轉變為健康、綠色、高品質的精細型產品,關鍵在於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的品質化、多樣化、品牌化,才能從數量、品質和美譽度等方面切實保障供給的可持續性。這就需要政府強化消費扶貧中的農產品品質監管,打造無公害特色農產品品牌,同時對農產品進行適度包裝,不斷增加優質農產品品種,提高農貨認可度。
旅遊和消費捆綁發展,打造衛生安全賣點。如今,鄉村自駕遊頗受追捧,與此關聯的是“後備箱經濟”。繼續實施鄉村旅遊提升工程,加大對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快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道路、通村公路、景區景點連接線等基礎建設,以提升交通通達性和遊客體驗度。在產業扶貧上,應把國家重點貧困縣作為鄉村旅遊扶貧重點,優化佈局。採取“適度規模、連片發展、抱團經營”的方式,融合“大生態”“大農業”“大康養”“大健康”,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進行特色打造,強化衛生安全保障,讓遊客樂於來,來了又樂於掃貨。(張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