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建設三年來 區域融合加快推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粵港澳三地基礎設施“硬聯通”、體制機制“軟聯通”、加快融合、同向共進,大灣區建設步入新階段。
近日,大灣區重大交通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第一節沉管,順利完成與人工島的水下對接,大灣區城市間的內聯外通將更加便捷。
距深中通道38公里外,就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開通儀式,他強調,要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基礎設施硬聯通。現在,番海大橋、明珠灣大橋等多個跨江通道都在加緊建設;廣珠城軌延長線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也已通過驗收,未來這條輕軌線路將與澳門輕軌無縫對接;加上已經通車的廣深港高鐵,港澳兩地都將通過廣東融入國家高鐵網。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要求廣東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落實總書記要求,粵港澳三地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更多創新完成的體制機制也在“軟聯通”中加快落地。
在前海灣保稅港區,這批來自廣東深圳、東莞、中山的電子產品將通過香港機場直接“登機”運往英國。這些原來需要在香港機場排隊2—3天的流程,現在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攬貨—前海集聚—機場直飛”的新物流模式,大大提升了效率,縮短了時間。
2019年7月30日,粵港澳大灣區首筆科研資金實現跨境自由流動,實現了“錢過境、人往來、稅平衡”。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的一項聯合試驗,已獲得香港創新科技署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
近日,深圳光明科學城,迎來了首批省級實驗室。一大批國內頂尖的科研機構陸續進駐大灣區,已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4000多位高水準人才。
一策三地、一事三地、一規三地,正為眾多港澳青年利用祖國大平臺,盡展其才、安居樂業提供了方便。來珠海橫琴創業的澳門青年黃茵就已經感受到了三地“同城”的便利。
三年來,更多方便大灣區居民的實惠舉措落地見效。今年6月29日,深圳為靈活就業的港澳臺居民研發的參保繳費系統正式上線。在深圳市居住的港澳居民,都可以享受與深圳市民同等的待遇保障水準。從去年7月開始,港澳居民享有在居住地參加居民醫保的權利,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也可以參加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粵港澳大灣區民生一體化也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