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幹堤上,“第19號哨所”歸來
新華社武漢7月5日電 題:長江幹堤上,“第19號哨所”歸來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雨驟風疾。沿著長江幹堤,幾名身穿“黨員服務隊”服裝的工作人員,正在往來巡查。
“你們又來了啊!”江堤上,一名正在哨所中值守的防汛人員和他們笑著打起招呼。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來水增多,長江湖北赤壁段水位持續上漲。7月2日8時,長江赤壁站水位達29.21米,超設防水位0.21米。當日,赤壁市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長江幹堤值守工作全面恢復。
“應急響應啟動後,我們也立即上堤,為所有哨所接通線路。”作為湖北咸寧“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的一名隊員,宋林海告訴記者,這是他連續第六年參與長江幹堤防汛保障工作。
長江過境赤壁江段全長12.54公里,當地共設置固定哨所18個。每當汛期來臨,防汛哨所啟用後,用電保障就成為重要任務之一。
從2014年起,為了強化防汛用電保障工作,當地在長江幹堤上專門新設了一個“供電哨所”,安排黨員服務隊隊員值班,隨時提供電力保障服務,確保防汛安全。這個以巡查、檢修為主要職能的流動哨所,也被江堤值守人員親切地稱作“第19號哨所”。
汛期到來,“第19號哨所”歸來。為另外18個哨所恢復供電,確保各類防汛設施正常運作,成為首要工作。
年年防汛,為何年年還要“恢復供電”?原來,各防汛哨所都是建在長江幹堤之上,離主供電線路有一定距離。哨所用電,都是由臨近供電線路牽線而來,如果線路長時間閒置,容易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每年防汛值守結束後,我們都會對臨時用電線路進行回收。每到汛期,再重新接電。”隊員沈威說。
保電力供應,就是保障防汛安全。
頂風冒雨,今年,15名隊員分成3個小組,同步開展恢復供電工作。
通往第13號哨所的必經之路上,低窪處,因為雨水匯積一時無法通行。為了儘快接通線路,宋林海從附近農戶家借來小船。他和同事一個人負責牽引線路,一個人負責划船,最終安全恢復供電。
“全部正常。”在第7號哨所,隊員劉世生線上路接好之後,將哨所中的所有電器設備逐一開啟測試。之後,他又匆匆趕往下一個哨所。
風雨中,一盞盞燈,在長江幹堤上點亮。目前,18個哨所已全部通電。“我們還在不間斷巡查,全力確保線路安全。”沈威說。
“‘第19號哨所’,也是長江幹堤上的一座‘堡壘’,我們一起在為防汛戰鬥。”在第9號哨所,赤壁市林業局值守人員謝軍建說。
長風浩蕩。江水準穩過境,向東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