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兼併重組提速 “大鋼企”時代開啟

2020-09-14 16:55: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兼併重組提速 “大鋼企”時代開啟

  未來五年我國前十名鋼企集中度將再提30%

  近五年“去產能”後,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入推進。從量變到質變,競爭力增強、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的鋼鐵業正在加速兼併重組步伐,鋼鐵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換擋期,中國鋼鐵業也進入調整升級期,產能合理化與產業重組是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徵,預計鋼鐵行業重組將是今後三年的重頭戲。

  中國鋼鐵業兼併重組明顯提速。9月11日,民營鋼企敬業集團正式收購廣東泰都鋼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是敬業集團今年以來繼收購英國鋼鐵公司、雲南永昌鋼鐵後的又一動作。同日,河鋼股份公告稱,公司于9月8日與河鋼唐鋼簽署了《關於唐山分公司資產轉讓協議》,擬將唐山分公司關停資產轉讓給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在此之前,8月21日,山西國資運營公司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太鋼集團與中國寶武的聯合重組,這是寶武完成對馬鋼、重鋼重組後又一重大決策。而在完成重組後,寶武集團將迎來“億噸寶武”的鋼鐵時代。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寶武實現鋼產量9546萬噸,營業總收入5522億元,利潤總額345.3億元。太鋼集團實現粗鋼產量1086萬噸,營業收入797億元,利潤總額35.13億元。在此背景下,重組後的中國寶武年鋼產量將超1億噸,有望超過2019年鋼產量9731萬噸、總部位於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集團成為全球第一大鋼鐵企業。

  業內人士表示,在全面完成壓縮過剩產能後,進入供給側改革第二階段的鋼鐵行業將從過去依靠投資驅動發展為主的規模擴張階段,進入到以兼併重組為主的優化升級階段。

  “兼併重組一大目標便是提升行業集中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沙鋼集團董事長沈彬表示,深層次的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制約行業自律的體制機制障礙始終沒有破除,企業多而分散,很難做到協同應對市場危機。他介紹,目前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產量排名前4位的鋼鐵企業集中度均超過60%,但截至上半年,我國僅為21%,有較大提升空間。

  “目前產業集中度低已經成為限制我國鋼鐵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全聯冶金商會會長、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董才平表示,產業結構分散、集中度低,導致鋼鐵工業在資源掌控能力、市場有序競爭、淘汰落後產能、技術研發創新、節能降耗減排等重大問題上缺乏行業約束力和自律能力。

  不僅是和國際相比,與我國鋼鐵上下游或同類行業相比,鋼鐵行業集中度也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鋼鐵前10位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僅為36.8%,千萬噸以上的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也僅僅只有52.38%。與之相對的是,水泥行業集中度高達64%,因此水泥的利潤能夠保持在17.5%。

  “集中度提升帶來的不僅是規模效應,還有研發能力。”沈彬表示,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但每年仍需進口1000多萬噸鋼材,其中有20%左右是國內不具備生產能力或國內產品存在品質性能差距的。雖然進口量不大,但這些產品多用於國內重點工程、重大裝備、國防軍工等關鍵領域,品質要求嚴、研發難度高。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鋼材1230萬噸,佔國內鋼材消費比例為1.4%,遠低於世界鋼鐵進口占消費24%的平均水準。但值得注意的是,進口鋼材中,仍有20%尚未實現自主可控。此外,在技術角度,我國在低碳冶金、近終形製造、智慧製造等技術方面仍處於跟隨狀態,部分核心檢測和控制裝備仍依賴進口。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也坦言,雖然我國鋼鐵工業已有顯著發展,但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創新短板依然突出。原創性成果不足、基礎理論產業融通技術研究有待加強。“日本制鐵過去幾年將多個全球頂尖特鋼生產企業整合,發力特鋼,這也是我國與鋼鐵巨頭有最大差距的部分。”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我國鋼鐵行業兼併重組進入快車道。根據2016年我國下發的《關於推進鋼鐵產業兼併重組處置僵屍企業的指導意見》明確,2020至2025年,進入大規模推進鋼鐵產業兼併重組實施階段。其目標是,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內。根據意見,可以看到,未來五年我國前10名鋼鐵企業集中度將再提30%左右。

  近段時間以來,不僅僅是企業主動重組加速,地方政府也有意引導加快整合力度。河北邯鄲提出,通過兼併重組,2020年將鋼鐵企業數量由17家整合為8家左右。江蘇徐州計劃將18家鋼鐵企業優化整合形成2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2020年實現鋼鐵產能下降30%以上的目標。《山西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行動計劃》顯示,將以打造山西省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集群創新生態和千億產業培育為著力點和主攻方向。(記者 梁倩)

[責任編輯:樊繼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