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簽署釋放三重信號
資料圖:5月28日,永寧縣舉辦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網紅直播基地揭牌儀式(圖源:商務部官網)
9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其中,中歐雙方宣佈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下稱“協定”)引發廣泛關注。這個談判歷時8年的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高水準的地理標誌雙邊協定,也是近年來中歐之間首個重大貿易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該協定包括十四條和七個附錄,主要規定了地理標誌保護規則和地理標誌互認清單等內容,具有保護數量多、保護豐富、保護待遇高等亮點。協定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誌(各275個),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比如說中國的紹興酒、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歐洲的香檳、巴伐利亞啤酒、帕爾瑪火腿、馬吉那山脈橄欖油等。值得注意的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宣紙、蜀錦等中國特色地理標誌也被首次納入協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分析認為,協定一經簽署後很快將進入具體實施階段,有助於滿足中歐雙方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為雙方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從更深層次看,協定的簽署向世界釋放出三重信號。
協定的簽署是推動中歐經貿關係高品質發展的有力舉措。這很直觀地反映了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歐經貿方面的合作也在持續推進,而非陷入停滯階段。協定對於雙方有關產品進入對方市場、提升知名度等方面將提供有力保障,使之更有利於獲得對方消費者的認可。此外,地理標誌還被證明對生產者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即獲得更高、更穩定的出口收入。根據歐盟委員會此前發佈的一項研究,具有受保護名稱的產品售價平均是未認證同類產品的2倍,即受保護產品享有更高的銷售溢價。比如說,葡萄酒溢價率為2.85,烈酒溢價率為2.52,農產品和食品的溢價率為1.5。
協定的簽署表明中歐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地理標誌,又稱原產地標誌,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誌,屬於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其特定品質、信譽等主要由當地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協定將有助於保護中歐雙方產品的智慧財產權,特別是對涉及地理和人文價值等方面形成有力保護。與此同時,這充分彰顯了中國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以及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堅定決心。
協定的簽署還將推動整個世界範圍內對地理標誌的認可和重視。崔洪建表示,美歐此前在自貿談判中就在地理標誌問題談判上遇到了很大障礙。而在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過程中,美國也施加了干擾和影響。但最終中歐雙方就此達成一致,表明中歐合作有不受第三方擾動的定力。基於雙方在該協定談判中積累的諸多經驗,將為中歐在接下來合作推進WTO改革、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鑒和信心。
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上兩大文明和兩大力量,在維護世界多極化、堅守多邊主義、捍衛自由貿易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的落實將成為雙方務實合作新亮點,在實現互利共贏的同時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為不確定的世界增添更多確定性。(欒雨石)
本文係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