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金融改革向縱深推進 體系逐步健全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題:金融改革向縱深推進 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
新華社記者吳雨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運作的血脈。“十三五”時期,中國金融改革著力建設現代金融體系,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為“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金融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
隨著學生逐步返校,文具銷售大幅增長,江蘇學泰印務有限公司的車間重現一派繁忙景象,企業訂單源源不斷。“這些訂單能夠順利生產,多虧建行7月為我們提供了1000萬元的貸款支援。更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建行還主動下調了貸款利率,降幅超過20%,一年可幫我們節約利息費用約12萬元。”企業負責人陳志潤說。
今年以來,在政策引導下,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今年1月至7月,全國銀行業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5.93%,較去年全年利率水準下降0.77個百分點。
這背後離不開金融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穩步推進。去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並將LPR作為各銀行新發放貸款的主要參考,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升。今年8月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順利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看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簡單地增加機構、增加貸款、增加產品,而是資源配置方式的重新調整,提升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
“十三五”期間,我國信貸規模合理增長,直接融資也顯著增加,金融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正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補充、功能完整的現代金融體系。
8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67.5萬億元,較2015年末增長78.2%;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112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目前我國滬深兩市已經有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A股市值規模全球第二……
專家認為,越來越多的金融“活水”被引向實體經濟,配置到更有效率、更具創新性、更加綠色的地方,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和水準穩步提升。
守住風險前提下加速金融機構改革
目前,我國有銀行業金融機構4000多家,其中99%是中小銀行。它們紮根基層,天生具有普惠性質。但個別中小銀行盲目擴張、偏離主業、股東結構複雜等問題突出,如何化解風險引發普遍關注。
今年5月,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宣佈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出臺了《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已找準定位,回歸“支農支小”本源,依據自身優勢深耕地方,迎來發展新天地。
推進中小銀行深化改革是我國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一步。人民銀行相關人士介紹,“十三五”期間,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深化改革方案得到積極落實,中小銀行穩健經營能力進一步提升,民營銀行實現常態化設立和穩妥有序發展……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已初步形成。
近年來,在金融改革舉措的引導下,金融業普遍注重創新發展,不斷豐富金融產品和市場層次,這也要求建立健全與各項創新相匹配的風險管控能力。
“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雙輪驅動,正共同推動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加速前進。“十三五”期間,金融部門不斷優化金融監管體系,構建現代金融監管新框架,完善問題金融機構市場化處置和退出機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際,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勢頭得到遏制,影子銀行無序發展得到有效治理,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處置取得階段性成果,網際網路金融和非法集資等涉眾金融風險得到了全面治理。
高層次開放型金融體系初步形成
日前,中國證監會等三部門發文,進一步便利外資投資境內資本市場,針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進行證券期貨投資,降低了準入門檻,擴大了投資範圍。
這只是近年來我國持續擴大金融開放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實質性突破:徹底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企業徵信評級、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準入限制,給予外資國民待遇……
與此同時,我國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2016年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央行發佈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人民幣已成為第五大國際支付貨幣、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和第八大外匯交易貨幣。
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隨著穩步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高層次開放型金融體系初步形成。中國正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升我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影響力,大力推動區域金融合作。
在“十三五”收官之際,金融領域不僅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還在人民銀行牽頭下啟動了“十四五”金融改革發展規劃起草工作。展望“十四五”,人們對未來金融改革新舉措充滿期待,一個更為健全的現代金融體系正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