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訪IMF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發展提振全球經濟預期

2020-10-15 22:1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當地時間10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較今年6月的預期有所緩和。IMF預測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為1.9%,並在2021年增速至8.2%,成為唯一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更多關於IMF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及中國經濟的內容,IMF首席經濟學家接受了央視駐華盛頓記者殷岳的專訪↓↓↓

  央視駐華盛頓記者 殷岳 :吉塔,感謝你的時間。關於最新的預測,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減弱,你可以和我們說一說,自從我們四月和六月的採訪之後,哪些因素提振了全球經濟預期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吉塔·戈皮納斯 :我們的預期和六月相比有了小幅上調,這一點所反映的是,特別是在發達經濟體,相關季度的數據出現了好轉,第二季度數據非常糟糕,但比我們的預期稍好一點,而第三季度復蘇的跡象相對較強,所以我們對發達經濟體的預期有整體上調,這一點也導致全球經濟預期的上調。同時我們也對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預期進行了上調,比如說中國202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上調了0.9個百分點,這也是基於中國經濟的快速恢復。

  央視駐華盛頓記者 殷岳 :我們稍後詳細說一下中國的預期,但首先我想多了解一下,因為全球經濟復蘇被IMF定義為漫長、不平衡且不確定,可以解釋一下這具體意味著什麼嗎?這是否意味著經濟復蘇將不是線性的,而是會遇阻反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吉塔·戈皮納斯 :漫長是因為除了中國之外,發達經濟體、發展中經濟體,即便到了2021年底,也無法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所以這些是非常漫長的恢復,一方面復工復產後會有反彈,但自此往後我們認為復蘇會非常緩慢,而且我們目前還在面對疫情,還沒有解決方案,這是為什麼復蘇會很漫長、不平衡出現在很多領域,製造業的復蘇相對較快,特別是和服務業對比,所以依賴這些行業的國家復蘇態勢更為脆弱。另外一個不平衡的原因是在就業市場上低水準工種和女性受到的衝擊格外嚴重。

  央視駐華盛頓記者 殷岳 :我們來具體說一說中國吧,上一次我們採訪的時候大概是六月,中國被預測是今年唯一能取得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一次中國的增長預期又有所上調,在過去幾個月哪些因素提振了中國預期的上調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吉塔·戈皮納斯 :我們對中國2020年的經濟預期上調了0.9個百分點,2021年預期保持不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出口比預期更強,這體現出醫療用品和辦公用品需求的上漲,促進了中國的出口需求;另一個是公共領域投資的增強,這一點也高於我們的預期。這兩點是我們上調中國經濟預期的因素。

  央視駐華盛頓記者 殷岳 :我想回到我們在第一個問題中你提到的一點,中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是全球經濟預期上調的原因之一,在現在這個時刻,中國的經濟表現對全球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吉塔·戈皮納斯 :中國是個很大的經濟體,所以會有積極的溢出效應,特別是對與中國有緊密貿易關係的區域中國家,這是非常積極的。另外與2019年相比,今年明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將近10%,這一點對全球來說都有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在全球最需要的時候出口醫療用品和辦公用品也是很有幫助的。但另一方面,目前危機還沒有結束,還有下行風險,比如金融市場動蕩、貿易關係惡化,這些都會傷害經濟預期。

  (央視記者 殷岳)

  (編輯 邱婧)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