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踏上更高起點,深圳往哪“闖”
光明日報記者 劉夢 嚴聖禾 黨文婷
2020年9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最新的大學排行榜,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首次進入世界排名300強,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8名。
“是改革創新煥發了學術活力。”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雨蓉說。南方科大取得的飛速進步,是深圳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標誌性成果。
今天,站在全新的歷史關頭,深圳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問題,人們發現,繼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仍然不亞於當年。微觀而言,有底子薄的歷史欠賬;宏觀而言,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作為開放前沿的深圳首當其衝,高度承壓。
用“闖”勁推進綜合改革試點
歷史再次選擇了深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以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為契機,支援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
獲批綜合改革試點,正是中央賦予深圳的一把“利刃”,將讓深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路上披荊斬棘。它同時意味著,改革將從淺層次向深層次,從經驗式走向科學式,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這一歷史節點,也成為探索改革發展的全新起點。
10月9日,深圳市委常委會用全天時間,緊鑼密鼓推進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的全方位部署。人們對新一輪改革的熱情、期盼,猶如經濟特區剛成立之時。人們盼望,那個面向未來的嶄新答案,仍能被深圳找到。
用“闖”勁推進整體部署下的自主制度創新
“相對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性改革,今天的綜合改革試點以自上而下的目標性和同樣自上而下的措施保障性,為深圳率先制度創新與先行示範提供了展示自身敢闖品格的充分空間。”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陶一桃說。
她分析指出,相對於40年前的授權改革,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既是中央整體發展部署下的目標性授權,又是明確具體改革目標的任務性授權,更是一個擁有“尚方寶劍”支援下自主制度創新率先改革的授權。
從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8個部分、27項目標任務要求和6大改革領域來看,都是按照“實施方案+授權清單”形式制定。這給予了深圳率先改革的“特權”,也使每項改革任務可以用最小制度障礙的方式順利推進。
昔日的“先行者”已經再度先行。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等新一輪開放下的弄潮兒,也正乘風破浪、闊步向前。
用“闖”勁打造國內國際“雙迴圈”戰略節點
開放,始終是深圳發展的命脈問題。日前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十五次全會提出,接下來深圳要突出擴大內需、內外聯動,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積極打造重大開放平臺,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暢通國內迴圈、參與國際迴圈的“深圳樣本”。
這個樣本,意味著深圳從改革開放的前沿,進一步邁向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迴圈,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迴圈。“深圳作為外向型城市,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雙迴圈’的戰略節點,我們依舊要以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去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圳市發改委綜合處副處長楊友國如此理解深圳在“雙迴圈”中的方位。
毫無疑問,深圳的“闖”勁,還將繼續用在開放上。“這種開放,是從貿易型開放逐步走向制度型開放的轉變,其中便包含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深度對接。”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經濟發展處處長歐陽仁堂指出開放格局的深刻變化。
這座城市的奮鬥者,最能深切感知。“我在英國的朋友經常問我深圳怎麼樣,我會告訴他們:這是一個不會讓奮鬥者失望的地方。”牛昕宇是鯤雲科技CEO、創始人,經過考察,他將公司設立在位於福田區的深港合作區。
鯤雲通過技術創新,在相關領域打造性價比數倍領先於海外巨頭的晶片。
誠然,危機與挑戰無可避免。但只要認準方向、找準方法,面向更深層次的改革、更高水準的開放,弘揚新時代深圳精神——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一座城市和一個國家繼續勇往直前的底氣,便盡在其中。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9日 08版)